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斯卡羅》呈現「多語台灣」,立委推《國家語言發展法》修法,盼母語教育擴大落實、「台流」進軍國際

民進黨立委林宜瑾、羅呈落實伍麗華、現多林楚茵、語台語黃國書與許智傑今(1)日召開記者會,灣立委推以公視戲劇《斯卡羅》為引子,國家國際指該劇播出後台灣社會對族群、發展法修法盼歷史文化和語言有很多關注討論;劇中包括吳慷仁、母語溫貞菱的教育進軍角色「多聲道」呈現出台灣的「多元語言」也讓人印象深刻;將再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修法,讓母語教育擴大落實;另外也有立委提出,台流優秀的羅呈落實台灣戲劇應該進軍國際,文化部和文策院可再做更多。現多

  • 《斯卡羅》刷新公視21年首播收視紀錄,語台語拍攝場景「岸內糖廠影視基地」9月對外開放,灣立委推重現清代府城街廓

立委:建構「多語言台灣」的國家國際友善環境,母語教育再精進

林宜瑾表示,發展法修法盼《斯卡羅》所呈現的「多語台灣」面貌,提醒著國人這塊土地上文化、語言的多元。母語傳承與文化的存續息息相關,要怎麼當個有歷史、文化記憶的人,母語的學習相當重要。身為長期使用母語者,她深深感受到母語流失速度之快,須要積極復振,「母語一但斷掉、文化就滅」。

林宜瑾表示,文化部是《國家語言發展法》主管機關,針對明年即將上路的「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國家語言部定課程」,目前整備工作與溝通進度、要如何測量國家語言復振成果等這些都非常重要;國家語言發展牽涉範圍廣泛,跨部門協調極重要,不論將來專責單位「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是否成立,各部會的分工、資源的共享都應有清楚規劃。林宜瑾表示,在新會期這些都會是她的重點監督項目。

  • 《國家語言發展法》三讀通過!不只台語,原住民語和手語也都是「國家語言」

原住民立委伍麗華則表示,她是魯凱族、排灣族的原住民,2018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象徵台灣社會要邁向族群主流化,對於原住民族別具意義;她2020年進入立法院以來,就不斷呼籲各行政機關應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意旨,積極採取行政措施;她也提出《原住民族學校法》草案,讓老師能使用自己的語言教學、孩子能找回自己文化的主體課程。

  • 「原住民族學校法」公聽會:學校該由誰來管、族語門檻怎麼訂才不會「找不到老師」

針對本土語言納為部定課程,伍麗華也提出《國家語言發展法》第9條第2項修正案,希望確保孩子在國小到高中的各階段、各年級,都能享有學習族語的權益。

另外伍麗華也表示,在原住民族語復振部分,她也要求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基金會及教育部共同合作,盤點各項族語推動計畫,整合資源,並擴大辦理「族語學前扎根政策」,提出「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六年中長程計畫」。

伍麗華認為,《斯卡羅》帶給大家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能在一齣劇中看見道地的排灣語、客語、閩語、華語、英語同框,彷彿帶大家用真實的眼睛回去看歷史:

「同時也提醒我們,只有當我們學會如何尊重在地的聲音,多元且平等才可能發生。因此必須善用制度工具,建構友善的環境,讓台灣以族群主流化再次驚豔國際。」

IMG_6552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秉芳

「台流」戲劇如何進軍國際?「Taiwan+」是開頭

立委林楚茵則表示,台灣擁有最好的華語自由創作環境,過去也曾以《流星花園》等劇,風靡全亞洲;而近期雖然台劇、台灣電影百花齊放,但似乎有些雷聲大雨點小,距離打造「台流」還有一條很長的路。

林楚茵舉例,近年很優秀的作品《俗女養成記》、《國際橋牌社》都遇到同樣的困境,然而拍完後苦無對外展銷管道;文化部必須讓推動文化變成一件「有利可圖」的事,尤其須廣徵各式專業行銷人才,而協助創作者向外推銷作品是文化部及文策院的當務之急;台灣文化產業才能有足夠市場,有市場才能健全生態產業鏈。

  • 【串流推片單】公視旗艦時代劇《斯卡羅》備受矚目,《俗女養成記》第二季帶來全新女性聲音

黃國書則表示,《斯卡羅》熱潮,告訴大家認識台灣不能缺少世界史角度。文化部應延續「CCC創作集」之精神,協助創作者跟研究者合作,持續鼓勵有歷史觀、世界觀的創作。同時,優秀的影視音作品能傳承文化,以及台灣日漸消失的各種母語。像《斯卡羅》、阿爆跟桑布伊的音樂。文化部的角色除經費補助之外,更應跨部會跟原民會、客委會、教育部協力共同推廣,尤其要推廣到校園。

許智傑表示,《斯卡羅》引發收視熱潮,如此優良的戲劇作品,應該能創造出更多的附加價值,並讓更多國人認識屬於台灣的文化、歷史與故事。他以日本和韓國的戲劇為例,提出包括推出互動式遊戲,讓原創劇本更具延展性;效法日劇推出多元周邊商品,創造商機與討論話題;推出追劇旅遊行程等。

  • 【串流大人物】CATCHPLAY執行長楊麗貞:自製發行《俗女養成記2》,用電影的高質感培養觀眾的戲劇品味
  • 【串流大人物】myVideo邵珮如:推動《火神的眼淚》等熱門台劇,如何「以投代購」投資台灣影視?

對於民進黨立委的建議,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表示,自己從公視到文策院,她認為現在「文化國家隊」的雛型已經成形了,「一切事情進展,其實比外界看到的還要快速」,以《斯卡羅》這部歷史劇為例,在文化部、文策院、公視分進合擊下,讓市場投資人對它有更多好奇,期盼未來也能像英國BBC、日本NHK等國家一樣,以商業力量,輸出台灣的歷史文化戲劇。因為唯有讓文化產業化,才有可能發揮國際影響力。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司司長曾金滿則表示,今年前瞻計畫中,文化部與原民會合作,針對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做田野調查和歷史紀錄,目的是讓各界都可以知道台灣的歷史,未來也會規劃部落巡迴播出、座談;曾金滿也提及TaiwanPlus(Taiwan+)已於8月30日開播,期盼藉此讓外界更認識台灣的文化、優質的戲劇,未來製作執行團隊也會尋找更多台灣的故事。

關於「Taiwan+」國際影音串流平台,林楚茵則建議「不能僅止於架設網站」及「上架台灣相關的英文新聞」,將這些台灣特色內容上架到國際串流平台或國際電視新聞頻道,才能真正透過這平台啟動台灣與世界的對話。

延伸閱讀:

  • 《斯卡羅》激起更多人認識本土的熱情,已寫下台灣歷史劇的新頁
  • 「國家隊」串流平台Taiwan+開播,蔡英文:「向世界展現我們多元的面貌和成果。」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