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生理期通常一週結束、流失血量共約100毫升,週期天數差異很大時應提高警覺

文:葉立斌(NOW健康)

每個女人每個月都會經歷的生理便是「生理期」,又稱月經,期通或是常週差異部分人暱稱的「大姨媽」。觀察月經週期以及經血量,結束覺是流失判定子宮健康的重要指標。

經期通常一週結束,血量一次血量約100毫升

台北長庚婦產部主治醫師劉宥成表示,共約高生理期隨年齡或其他生理因素而有不同有變化。毫升一般來說,週期週期多半在28天左右,天數在正負七天內,大時也就是應提21天到35天內來一次月經,都還算正常範圍,生理但仍應當注意週期規律性,期通每個週期天數差異很大時應提高警覺。常週差異

劉宥成醫師指出,經期時間則因人而異,一般多在七天內結束,但有人兩、三天就沒了,有些人要四、五天甚至更長。超過一週的出血時間應視為異常出血,建議至婦產科門診作進一步的檢查。出血時間較短的個案,大多數都沒有特殊原因,有時與使用藥物與其他疾病影響有關,例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甲狀腺疾病或泌乳激素過高等。

經血量的部分,劉宥成醫師說明,大多數人一次生理期出血量在100毫升上下,一般會有一、兩天有明顯出血。如果已使用夜用型衛生棉,但仍在一到兩小時內就全滿,代表可能有經血量過多的問題。

每個人的生理期,在不同年齡或健康狀態會有不同狀況。初經後幾年內,月經有時會較為不規則;而接近更年期與停經時,每個人的狀況不太一定,常見生理期的週期長度會先縮短而後慢慢拉長的情形,也常在這段時間出現週期長度以及出血量不規律的情況,雖然常見但不等於是正常的情況,需要提高警覺。

經血量減少、間隔拉長的可能原因

劉宥成醫師表示,年輕人(10多到30歲)常見的問題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使得經血量較少且間隔較長,甚至會發生好幾個月沒來的情形。其他同樣常見的有泌乳激素過高,也會使生理期間隔拉長,原因多半不明但是須注意可能有泌乳激素瘤造成。而40歲以後,如果出血量逐漸減少以及間隔拉長,通常是卵巢功能開始下降的徵兆。

在經期需多天使用衛生棉,不少女性因此經常感到陰部搔癢不適。為了防範感染的發生,劉宥成醫師建議女性朋友應養成良好作息、多喝水並減少糖分攝取,且避免吸菸。同時飲食上建議適當地補充益生菌及膳食纖維,例如透過優格補充乳酸菌,能夠增加有益的微生物。「好菌越多,就能排擠壞菌的生存空間,降低感染機率。」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卵巢囊腫月經不來會導致不孕嗎?建議該如何治療?
  • 為什麼有些人開始健身後月經就不來?認識「功能性下視丘性閉經」
  • 月經沒來是不是身體哪裡壞掉了?婦產科醫師解析最可能的三大原因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