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台南殺警案,一審法官依2個強盜殺人罪判死刑,不認同酒癮使被告喪失責任能力

2022年8月22日,台南同酒台南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殺警殺人死刑喪失殺警案。警察凃明誠、案審曹瑞傑在追查遭竊機車時,法官遭到監獄逃犯林信吾持刀攻擊後送醫不治。依個癮使林落網後被依殺人罪起訴,強盜檢察官主張林手段兇殘,罪判責任求處死刑,不認被告被害人家屬也多次表達希望判死。台南同酒今(23)日台南地方法院一審宣判,殺警殺人死刑喪失法官稱林信吾當下未因喝酒喪失責任能力,案審依「強盜殺人罪」判林死刑,法官全案可上訴。依個癮使

林信吾2019年因犯加重強盜、強盜竊盜遭判8年4月,罪判責任在台南明德外役監服刑,2022年8月13日依規定返家探親,15日卻未返監。22日凃明誠、曹瑞傑追查一輛被偷的機車一路追到台南市安南區的第1公墓,已脫逃7日的林信吾躲在草叢中,趁凃明誠不注意時用隨身攜帶的彈簧刀突擊刺殺,並奪走凃明誠的配槍。

隨後駕車趕到的曹瑞傑,遭林信吾用警槍開槍,下車後兩人搏鬥,林用刀砍刺曹多刀導致其倒地後,林騎著偷來的機車逃離現場。2名警察送醫後都不治身亡,凃身上有17處刀傷、頸動脈遭割,曹身上有38處刀傷。隔日8月23日凌晨4時許,林信吾在新竹被逮捕。他表示一開始遭警察用辣椒水攻擊,情緒失控才會攻擊警察。台南地檢署在約半個月後偵結,主張林信吾手段兇殘,殺警造成社會不安,求處死刑。

  • 殉職警凃明誠二姐痛哭飆罵法務部長、矯正署長、明德外役監典獄長,要廢死團體「滾去十八層地獄」
  • 逃亡17小時殺警案兇嫌落網,供稱犯案動機:被辣椒水噴眼、聽到警告槍聲陷瘋狂

法官判決理由:沒有因酒癮減損責任能力

根據台南地方法院的判決理由,法官著眼於林信吾辯護律師採取的《刑法》19條精神障礙抗辯。

辯護律師主張,林信吾有重度的酒精使用障礙(重度酒癮),應可適用該法減刑。但是法官認為,林信吾和警察搏鬥過程中,短時間內就讓2位受過專業訓練的警察喪命,犯案後,林信吾又在現場搜尋槍彈、清洗血跡,並且持續逃避追緝,還持槍去便利超商搶劫。可見林信吾當下有足以辨識現場狀況的能力,也可以依意志控制行為,不是一般人酒醉時常見的樣子,因此沒有因酒精使用障礙症導致有《刑法》第19條責任能力降低,可予減刑之情形。

法官也認為,林信吾從買刀起恐怕就已預設與他人一決生死,且依犯案情節及砍殺手法,可見林的殺意堅定、手段兇殘、殘虐且無人性,可認定屬於兩公約所規定的「情節最重大之罪」。法官也指出,當下林並未受到重大刺激,動機只是希望不要被警察抓回去、繼續逃獄,因此動手殺警是為了一己之私。

法官也審酌林信吾犯後雖坦承犯行,但僅消極認錯,並未盡力補償2位警察家屬的傷痛和損害。另參考之前專家團隊所做的司法精神鑑定報告、量刑鑑定報告及各項情況,認為林信吾極有可能再犯,難以期待可再社會化。這件殺警案嚴重衝擊社會安定,僅科處無期徒刑顯然不足以評價林信吾的罪責,必須剝奪其生命,使其永久與世隔離。

最後法官宣判將依2個攜帶凶器竊盜罪判處林信吾有期徒刑1年和2年、1個攜帶兇器強盜罪判處10年,妨害公務致公務員於死部分則從重論處2個強盜殺人罪判處死刑。因此應執行死刑,並褫奪公權終身。

1位法界人士表示,通常法官在量刑時,會先考慮要適用哪條罪,該罪的法定刑範圍,然後再依法定的加重和減刑事由,及《刑法》57條規定的量刑要件,去抓出最後的數字。以本案為例,法官認定林信吾犯下的是比妨害公務致死、殺人罪都更嚴重的強盜殺人罪,只有無期徒刑和死刑2種結果,加上林不符合自首、精神抗辯等要件,就被判到最重的死刑。至於警察身份的問題,法界人士認為,法官在審判時多少會受影響,但因為沒有法律明文規定,通常不會寫進判決理由中。

台灣曾有哪些重大殺警案?

2005年4月10日,時任台北縣汐止分局橫科派出所員警張大皞及洪重男,在橫科路簽到巡邏箱時,遭兄弟檔王柏忠及王柏英持西瓜刀和拔釘鐵鍬襲擊,2名嫌犯隨後奪走警槍逃逸。警員洪重男當場死亡,張大皞則身受重傷。後來王柏忠被判死刑,目前仍在看守所等待執行,王柏英則判無期徒刑,目前仍在服刑中。

2019年7月3日,鄭姓男子因無票搭乘與列車長爆發衝突,員警李承翰協助處理時,遭鄭男以尖刀襲擊,傷重不治,年僅24歲。嘉義地方法院一審認定鄭嫌犯案時思覺失調症發作,判處無罪;二審則認定其辯識行為違法能力並未完全喪失,改判17年徒刑、刑後強制監護5年,上訴至最高院後遭駁回,全案定讞。

2016年8月2日,新北市海山警分局新海派出所警員張家逢處理違停案件,遭吳姓男子不滿被開單,憤而持刀砍警13刀,造成張家逢氣血胸、左上臂、左腿受傷命危,送醫急救救回一命。吳姓男子最後依殺人未遂等罪判9年6月定讞。

延伸閱讀

  • 台南殺警案背後的難題:偵查不公開形同具文、警察使用槍械時機、外役監遴選標準
  • 台南殺警案輿論背後的文化邏輯:台灣社會如何看待「犯錯的人」與「更生人」?

核稿編輯:邱宜君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