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阿德勒才沒有這樣說:「社會惰化」並非來自阿德勒心理學,但可以從大師理論中找到解方

文:李家雯(諮商心理師、阿德 台灣阿德勒學會常務監事)

因應近日疫情破口,勒才理論台灣連日境內感染人數「+0」的這樣自阿中找紀錄被迫中斷,有媒體指出,說社認爲這是會惰化並「社會惰化」所照成的現象。但可惜需澄清的非來方是,該文其實將此社會理論的德勒大師到解出處來源張冠李戴,誤稱該理論來自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心理學

事實上,可從社會惰化(又稱為「社會性惰怠」 )的阿德概念,是勒才理論由法國的建築工程師Max Ringelmann在1900初期所率先提出的觀察論點,而後續在20世紀末,這樣自阿中找再由其他社會心理學者(Ingham,說社 Levinger, Graves, & Peckham, 1974; Kravitz & Martin, 1986)延伸加以探究,並非來自阿德勒的會惰化並觀點。

到底何為社會惰化?Ringelmann觀察到,非來方某些時候一群團體雖然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時,其中就會有人,選擇施展更少的力氣來工作,使得最終的整個團體成就表現,遠遠低於個體加起來的總和。

因為藉著群體中他人的努力,讓個人有機會搭「順風車」,而且可能團體越大、人數越多,出現混水摸魚兼打雜的機率就更高了,所以使1+1遠遠小於2。兒時聽過的成語「濫竽充數」,或是「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其實就是這樣的現象。

然而,雖然社會惰化概念的來源並非來自阿德勒心理學,但並不代表我們無法從這位百年前的大師阿德勒理論中,找到解套的方式。

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

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觀點,認為人類的進步與文明發展,在於每個個體都能將自身的獨特性能貢獻於群體之中,同時個人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與意義。

而其他研究社會惰化的學者,也同樣發現:認為避免社會惰化的方法,是讓群體中每個人的「個別表現」都有機會被獨立看到。當個人會被獨立評價時,社會惰化的問題不但能減少,還能增加社會助長的機會,促進團體的績效表現。這正呼應了百年前阿德勒所提出的是社會情懷(Socil feeling)精神。

阿德勒心理學強調,在生活中營造出「你好、我好、大家共好」的共融感,是個人身心健康的指標。當一個願意為自己所屬群組自發性地付出,願意主動貢獻的人,自己也會感到自我價值與意義。一因此,要避免社會惰化的產生,透過阿德勒的概念來理解,強化個人在群內的個人貢獻感與獨特價值,我們更有機會為眼下的困境找到出路。

現象學有趣的部分,是能將我們生活周遭所發生的事物,用統一且完整的理論表述,提供人們更清楚的理解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知道原因,或許能找到問題來源。但有時,我們可能也卡在互相指責,只能揪出兇手卻無法找到解套方式的困境。

以找出解套方式為目標

如同阿德勒所言,心理學是生活的科學,當我們能用目標解決的態度,來觀看身邊所發生之事,自然也能降低我們對生活的控制感,減少對已發生事務的怨懟與職責。

當問題發生時,我們或許可以透過對過去發生之事的抽絲剝繭,來找到問題原因。如此一來,我們或許能獲得「理解」現況的方式。然而阿德勒心理學更認為遇到問題時,該思考的是對未來目標的關注,以未來為導向,因此獲得「超越」現況的契機。

面對此次可能的防疫危機,需要人人共同投入;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身旁活生生的人。當我們全民都有如此意識之時,更能明白我們「每個人」對這場疫情戰役中的重要性。

而我們共同的目標,是如何跨越這場危機,因此連結眾人的力量,實踐阿德勒所強調,不低估自身在這場戰役的重要性,也將「解決問題」為最終目標,定能有機會帶著我們跨越這次危機。

延伸閱讀

  • 《哲學現場》:「人言」為「信」,言語正是人人相知、互信的必要條件
  • 自卑不一定是壞事:自卑如何讓人超越自我
  •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講座》:孩童難以管教,因為他們的生命從疼痛與困難中開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