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專訪】《用書打怪》作者宋怡慧:透過閱讀拓寬同理的視角,用書升級人生受挫能力

文:愛麗絲

「我就是專訪作比較癡心的讀者吧,閱讀過往幫助我度過很多人生低谷,用書用書如果能讓讀者和適合他的打怪讀拓書相遇,那種命定的宋怡視角升級受挫感覺真的很棒呀。」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臉龐泛起笑意,慧透這也是過閱她2019年撰寫《用書脫魯的一生閱讀術》、近期接續出版《用書打怪》的寬同寫作初衷。《用書脫魯》以「撕下每個人身上的人生標籤」為主軸,《用書打怪》則以「用書升級人生受挫能力」為主題概念,專訪作配合後疫情時代,用書用書為讀者打造諸多能力,打怪讀拓且精選多項主題書單,宋怡視角升級受挫期待讓讀者在茫茫書海中找到培養能力的慧透書籍索引,成為閱讀起點。過閱

打怪,寬同在熱衷手遊的學生間如日常。宋怡慧除了將閱讀比擬為遊戲升級所需裝備與武器,更賦予打怪深層意義,「『打』不只是正面迎擊,而是目標清晰的專注力養成,也像是打破思維的藩籬,讓我們能用不同思考視角同理他人。」遊戲裡的「怪」有時會讓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但生命裡的「怪」卻可能是目前的阻礙、是自己人際的障礙、抑或是因獨一無二的脾性而讓人受困的糾葛。「透過閱讀拓寬同理的視角,我們更能站在別人的立場感受他人,也許過往的怪奇,將不再是困擾彼此的怪奇,反倒是跨越之後,彼此互持,從敵手到人生中隊友的升級歷程。」

細讀《用書打怪》,宋怡慧以後疫情時代、跨領域、新課綱世代區分三大類主題,各類再細分多項可透過閱讀培養的人生能力,並依此推薦各式各樣的書單,如處方籤般對症下藥。「書沒有品味高低之分,」宋怡慧在選書範圍遍及人文歷史、財經商管、自然地理、大眾文學、詩集、小說等,「這是自己閱讀的『冰箱分類法』,閱讀難免偏食,如果能做好閱讀分類,就能做到跨域閱讀。」宋怡慧笑著解釋,若把閱讀比擬成飲食,有菜有肉,交互平衡,有助消化,才能在生命遇到困惑時,垂手可得各種解方。

不神化古人、作家,內化思辨才是核心

跨域閱讀能讓讀者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宋怡慧教學時也偏好採取這種方式。相較字斟句酌剖析古文,她更強調具體化人物,讓古人形象變得鮮活起來,「必須降低讀古文的語言隔閡,就能輕鬆跨越『轉譯』的門檻,避免學生因讀不懂而放棄古人智慧。」於是,她習慣請學生先找出古文男女主、配角的形象、對話軸線、心情等,先讀懂之後,再以時下學生能接觸到的電玩、戲劇、音樂、在地元素、漫畫人物、再將108課綱提及的19大議題等輕鬆帶入,結合生活議題,進一步透過討論產生思辨力。

談及墨家思想,宋怡慧舉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為例,認為兩者高度相似,但墨家思想因受當時儒家顯學打壓,被認為過度理想化、甚至如黑幫動員般令人心存畏懼。「懂的人崇拜墨家思想,不懂的人卻把他們說成恐怖主義。」肇因於此,成語「墨守成規」多被以貶義解釋,「但說真的,墨家本來就只是防守的角色,成規就是做事的SOP,目前很多企業都有標準化流程,SOP的操作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墨守成規』用於現在,不引戰,也不畏懼不正義的戰爭,善於防守,不讓他人欺壓,『墨守』這真的是不好的舉動嗎?」宋怡慧並未給出解答,而是讓學生自行透過事實自己去思考與做出價值判斷。

讀陶淵明〈桃花源記〉,宋怡慧以「厭世一哥」形容,更舉蘇東坡相互對照,「蘇東坡或許曾想效法陶淵明,但有儒家淑世包袱,一生從未離開官場,」但蘇東坡的與民同在,卻更顯出民胞物與、面對挫折的豁達,即使被貶謫海南島,卻「什麼苦都能忍」,總以「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心態坦然面對無常逆襲的一切苦與難,果然是難以讓人輕易離開他的「蘇軾」圈。

不神化古人、作家,宋怡慧讓學生親近課本裡的人物,並藉此反思「你也是這樣的人嗎?你遇過這樣的人嗎?你會和他們當朋友嗎?」藉由閱讀理解他人,同時照看自己,反思與覺察,是宋怡慧想藉閱讀替學生培育的能力。

日前宋怡慧採訪《移工怎麼都在直播》作者江婉琦,聽聞移工告訴對方一句「只要不給真心,就不會傷心。」竟讓宋怡慧解開多年來的內心疑惑,「從前覺得元稹拋棄初戀,怎麼還好意思寫〈鶯鶯傳〉呢?」但如今宋怡慧明白,或許始亂終棄是他們不願受傷的自我保護機制,但,你隱藏了也就失去真正與人知心的機會。

綜觀古今,總有人如太宰治般,選擇隱藏真心待人處事,「事實上,他可能在夜深人靜時,才是最寂寞又傷心的人。」此外,古時候高中狀元的書生們因婚戀選擇而進入政商之門,大部分士子選擇拋下「初戀」,若以現代轉職觀點來看,自己決定自己負責,任何人的人生都無法由外人置喙,這樣思考,觀點的偏狹反倒有了轉念的可能。

「考上狀元,宰相的女兒就來尋求聯姻了,這不就像為了有人為了更高的薪水、更好的職涯發展而離開目前公司,轉換工作的思考嗎?」當宋怡慧拋出這樣的思考,並非要學生認同自己的觀察,反而希望學生援引更多證據,來進行思辨論證,因閱讀拓寬自己的視角,讓閱讀者更能立場對調,拋下自以為是的偏見,或許過往受人屏棄、無法被接受的「怪奇」,都能找到合理解釋,我們願意理解,也同時被理解,人我之間就不再相互排拒,有機會尋求合作。

有光的濾鏡,讓讀者仰光前行

長年帶領學生閱讀,眼見時下閱讀媒材多元,社群平台、抖音說書都展演著新世代的閱讀,宋怡慧對此樂觀以待,「文本都是隨時代變遷崛起的,像明清時代的小說,就讓豐富的戲曲流傳到民間,戲劇、說書成為蓬勃的庶民娛樂。」但她仍強調,相較於被動接收被剪裁過、甚或可能斷章取義的知識,自主閱讀書籍是生命必備的能力,「書能幫我們留下一整個世代的聲音,歷經市場洗禮、真偽辨證,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識來源,而自主閱讀讓我們能掌握速度、自我思辨。」與書共處的時光,是自我反芻及對話,內化所讀的最佳方式。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