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122个“模拟就业”岗位,掀起海宁大学生返乡实习热潮

图片




今年暑期
团市委围绕“10万大学生引进”行动
聚焦海宁籍返乡大学生群体
创新开展“模拟就业”行动
帮助大学生们
提前认识和适应家乡就业环境
提升就业本领
缓解“找工作难”问题
提高留在海宁就业的意愿
图片


大学生计沈可,今年7月开始在海宁市公路与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实习。个岗一个多月时间里,位掀他协助交通部门的起海工作人员,完成了站点公益广告的学生更新巡查、整治市区车容车貌、返乡对驾驶员交通文明劝阻等工作。实习

图片

图片


“我觉得这段‘模拟就业’经历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模拟就业收获了很多,为以后的个岗就业做了更好的铺垫。”作为一名即将升入大二的位掀学生,计沈可表示,起海在“模拟就业”行动中,学生他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的返乡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实习品质与魅力。

图片


大学生范宸宇来自中南大学,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范宸宇从小就对学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这次,他利用暑假线上报名参加了“模拟就业”行动,顺利来到中医院进行实习。

图片


范宸宇告诉发布君,到中医院实习过程中,他通过自学,帮助前来“冬病夏治”的患者们敷贴。
“病人来的时候,帮助医生画好穴位,有时候还会协助制药。”范宸宇说,三伏天前来“冬病夏治”的市民众多,高峰期间,每天多达300人,有时候医生忙不过来,他会主动帮助前来就医的患者敷贴。

图片


在和患者的沟通交流中,范宸宇感觉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判断力,也积攒下了宝贵的实操经验,对于未来的从医之路,也有了更踏实的准备。
“我也非常感谢家乡能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大学生光靠学校里的知识肯定是不够的,要去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图片


据了解,本次“模拟就业”行动,团市委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党政机关、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56家单位,共推出122个大学生“模拟就业”带薪岗位,共计招募247名海宁籍返乡大学生参与。
活动以新颖的“模拟”形式,让大学生亲身上岗,零距离体验职场环境,进一步帮助海宁培育专业对口的青年人才,提高大学生返乡就业匹配度。

图片


我们在‘模拟就业’行动调研中发现,86%的海宁籍大学生愿意返乡工作。另外,我们还联动开展了3场就业指导讲座,以海宁产业现状为切口,介绍海宁发展趋势、就业前景,使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线上线下参与大学生达3000余人次。”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

图片

权威发布,民生服务

请关注↓
海宁发布这里有您想看的权威信息,这里有您想找的民生资讯,在这里,了解海宁!170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