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台灣,世界的答案》:這段尊重加拿大原住民的土地宣示,讓來自台灣的蘇瓦那深受感動

文:吳權益、台灣土地黃楷君、世界蘇瓦受感張蘊之

蘇瓦那的答段尊動加拿大之旅

藝術與文化展演也是加拿大原住民和解運動的一環,鼓勵原住民受難者將自己的案這遭遇表達出來,去記錄、重加自台拼湊、拿大那深面對這段歷史的原住傷口。

經歷過寄宿學校生活的宣示原住民,而今被稱為「倖存者」。讓來有些倖存者將他們所受到的台灣土地傷害與情緒,透過藝術作品表達出來。世界蘇瓦受感有一幅畫作描述他們在學校被強制餵食義大利麵,答段尊動那不是案這他們熟悉的食物,卻被迫要吞下去。重加自台畫面中的拿大那深孩童受制於黑色的雙手,其中一隻手將義大利麵捲在叉子上,硬塞進孩童的口中,孩童因恐懼而睜大的雙眼流著淚,口唇淌血。

溫哥華市立博物館作為一所公共博物館,館方很勇敢地面對加拿大所經歷過的歷史傷痛。而策劃、展出這些以歷史傷痛為主題的作品,是加拿大社會與原住民和解運動的一部分。吳權益很認同這樣的做法:「只有真正讓這些傷痛浮現、讓這些故事被好好訴說,我們才能理解當時人們所經歷的痛苦究竟是什麼。」

二○一九年,曾榮獲第二十九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的歌手蘇瓦那受邀參加台灣文化節。蘇瓦那的母親和父親是台東的阿美族人和撒齊萊雅族人,但從小便舉家遷移台南,在八○年代對原住民不友善的氛圍下,父母甚至沒有告訴他他是原住民,他一直到國小四年級才意外得知自己的身分。二十歲時,蘇瓦那因為父親在工地工作意外重傷,他必須扛起家中經濟重擔,過大的壓力導致他罹患精神疾病,但這也是他開始一步步梳理自我的契機,展開尋根之旅,重新認識自己的原住民身分、語言與歷史。

後來,蘇瓦那發揮他的音樂天賦,創立了CMO樂團,使用阿美族語創作,揉合古典音樂和原住民傳統歌謠等多種族群的風格。ACSEA與蘇瓦那的緣分一言難盡。二○一七年,因為有位加入ACSEA的新成員是CMO樂團的樂迷,團隊因此接觸了他們的音樂,也找到機會親自和蘇瓦那碰面。

吳權益笑說:「其實我對蘇瓦那的第一印象是這個人好難搞。」蘇瓦那沒有在一開始就對團隊成員完全敞開心房,有時甚至會開玩笑迴避他們的問題。和蘇瓦那溝通耗費了許多心力,讓吳權益一度想放棄和他合作,卻又認為他的經歷能夠在加拿大引發對話和共鳴,因此不斷思考著該用什麼方式或節目,在加拿大展出他的故事,也能讓蘇瓦那認同並願意參與。

這段連結的經營就這麼持續到了二○一九年,ACSEA總算等到時機成熟,邀請他參加台灣文化節,這一趟加拿大之旅也改變了蘇瓦那與ACSEA的關係。蘇瓦那預計拜訪溫哥華期間,正值溫哥華市立博物館展出以當地原住民寄宿學校為主題的藝術展。蘇瓦那想參考加拿大的被殖民者如何面對過去受壓迫的傷痛,ACSEA便擔任了引介的角色。

這場會面很快便「超展開」,讓台灣文化節與溫哥華市立博物館合作,一同推出了一個音樂節目「音樂與我的認同之旅」,邀集四位音樂人,包括台灣的蘇瓦那、加拿大的蒂芬妮.摩西斯(Tiffany Moses)、葉為安(Vi An Diep)和吉娜莉娜(Ginalina),分別講述自己追尋認同的故事並演出。

蘇瓦那在十歲才知道自己是原住民;摩西斯在領養家庭長大,後來才發現自己擁有原住民甸尼族(Dene)的身分;葉為安從小以為自己是越南華僑,跟著父母以難民身分從越南移民到加拿大,二十五歲得知自己是被領養的棄嬰,做了DNA基因檢測後,發現自己身上流著蒙古、西伯利亞、日本和法國的血液;擔任節目主持人的吉娜莉娜則是加拿大台裔第二代的創作歌手,也曾走過對自我認同迷惘的生命歷程。

節目最後,三位音樂人嘉賓以實驗性的方式即興演出,蘇瓦那演奏大提琴和演唱,摩西斯用歌聲和節奏樂器加入,葉為安則彈奏古箏,三人時而合奏唱和,時而讓一人擔任主調、兩人伴奏,他們用音樂表達自己,同時聆聽並回應著彼此相異卻又相似的故事,展開一場關於身分認同的音樂對話。樂音紛紛感染在場的觀眾,甚至有人感動啜泣。

從「蘇瓦那參觀溫哥華博物館」這個契機為出發點,台灣文化節逐步擴大連結網絡。團隊取得《那時我們還小》(We Were Children)這部紀錄片的授權,製作了中文字幕,在台灣文化節期間於溫哥華美術館前廣場播出。

《那時我們還小》是二○一二年一部探討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的紀錄片。台灣文化節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這部紀錄片後,到溫哥華市立博物館去看這一檔展覽。

由於溫哥華美術館位於市中心,很多人必須通過館前的廣場,到旁邊的店家買食物。

當他們經過廣場時,就會被迫看到這部紀錄片;人們買了食物後需要找地方坐下來進食,自然便會坐在大螢幕前,一面吃一面專注地觀賞這部紀錄片。團隊觀察到,很多觀眾在這個過程中看得入神,也為影片中呈現的傷痛而流淚。

「那時有很多從各地來的移民來到現場,他們都說,如果不是在這一天來到台灣文化節,他們根本不會看到這部影片。因為這個企劃,他們知道了蘇瓦那的故事,也知道了加拿大原住民的遭遇。」台灣文化節藉由這系列活動,讓看似沒有關聯性的主題與族群,產生交集,並兼顧到彼此的利益。

故事還沒結束。

台灣文化節每次舉辦活動,都會講一段關於活動舉辦地點的土地宣示:

我們感謝今日能夠一起站在海岸薩利希族,包括斯夸米什族、瑪斯基姆族、提里斯瓦圖族,他們祖先流傳下來、不可退讓的傳統土地上。[1]

We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gathered on the traditional and unceded territories of the Coast Salish peoples of the xʷməθkwəy̓əm (Musqueam), Skwxwú7mesh (Squamish), and Səl̓ílwətaɬ (Tsleil-Waututh) Nations. With this acknowledgment, we thankthe Indigenous peoples who still live and care for this land.  

這段土地宣示是加拿大許多公開活動的慣例,也是台灣文化節在加拿大舉辦活動的固定儀式。這段宣示讓蘇瓦那深受感動,他曾對吳權益說,他在台灣受邀參與演出,從來沒有見過類似的、尊重原住民的做法。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