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來去馬來西亞》:多數大馬華人祖先來自中國南方,那大馬印度裔族群呢?

今天的來去來自印度在過去是英國的殖民地。一八五八年,馬來馬印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兼任印度女王,西亞而帝國主義的多數大馬度裔觸角也影響了印度與其他殖民地的人口結構。我們今日總說,華人馬來西亞是祖先中國族群多元文化為主的國家,那麼這個「多元」的南方那另一個主角印度族群就是在這個時代下開始透過種植工作與英國的管理制度移居到馬來亞。

你吃過「嘛嘛檔」嗎?來去來自

目前在馬來西亞的印度裔族群主要來自印度淡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其次是馬來馬印來自安德拉邦 (Andhra Pradesh)說泰盧固語(Telugu)以及來自喀拉拉邦講馬拉亞拉姆語(Malayalee)的印度人;還有一部分則是來自今天的斯里蘭卡。也因此,西亞在馬來西亞看到的多數大馬度裔餐廳以南印度口味居多,商店招牌也以南印的華人語系為主。不過還有一些印度族群相當特別,祖先中國族群那就是南方那印度裔的穆斯林;二〇一八年二度當選馬來西亞首相的馬哈迪(Tun Dr. Mahathir bin Mohamad)的祖父就是具有淡米爾血統的印度穆斯林。(註一)這些印度穆斯林自印度來到馬來亞定居後,來去來自不同家庭有不一樣的發展,有些代代相傳成為土生土長的印裔穆斯林,並且有一個很熟悉的名詞就是形容他們──嘛嘛(Mamak)。

你常聽到馬來西亞人掛在嘴邊講的「嘛嘛檔」(Mamak)嗎?在馬來西亞「嘛嘛檔」餐廳非常多,指的就是土生印度穆斯林在馬來西亞開的餐廳。馬來西亞因為是多種族的國家,所以「巴剎」(意指市場)都有分成華人區及馬來人區。馬來人需要清真食物、印度教徒不吃牛,華人雖然什麼都可以,但是仍會依照自己喜歡的口味而較常去華人開的店家用餐,唯獨這個「嘛嘛檔」是三大族群都會去捧場的餐廳,因為生意很好,所以多數餐廳都是二十四小時營業。而嘛嘛們炒出來的麵乾香辣,滴上幾滴新鮮金桔提味,就是馬來平民美食的一大享受,這樣的炒麵有個統稱就叫做「Mee Mamak」。

shutterstock_1539903689Photo 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馬來西亞印度人

印度人大約在十九世紀大規模移民至同屬英國殖民地的馬來半島,其規模如同現代大量到杜拜去當移工的印度勞工。(註二)此時,英國大舉在馬來半島開發經濟作物種植業,因此需要大批的勞動力,印度勞工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受聘到馬來半島從事咖啡與甘蔗的種植;其中也有些印度勞工擔任警衛的工作,而這些人又以來自北印度旁遮普省的錫克教徒居多(註三)。

二十世紀之後,兩次大戰的爆發,橡膠業的重要性日益增高。有著優良天然橡膠種植環境的馬來半島成為更多印度移民的首選之地;大部分的印度移民是透過契約的方式來到馬來半島工作,其中又說淡米爾語的人居多。

吉打(Kedah)是早期印度人較多的地方,他們有許多是來自印度東南沿海的穆斯林(註四),又稱朱利亞人(Chulia)人。不少朱利亞人也在此時從吉打來到鄰近的檳城,從事漁、雜貨、交通運輸等工作。今天,在檳城喬治市(George Town)的老城區有一條大名鼎鼎、充滿美食且有著名兄妹盪鞦韆壁畫的「Chulia Street」(牛干冬街)就是以此族群命名。根據檳城著名的文史工者杜忠全所著的《老檳城路志名》所述,牛干冬街過去是靠動物來拉車運貨,也是人力車伕會經過及休息之處,因此早期這裡有牛棚,供車伕休憩,而牛干冬街的命名大概也與這段過去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不普遍,但是今天仍然可以在馬來西亞看見錫克教的廟,就連印度人不多的砂拉越州首府古晉也有一座錫克廟。追溯最早來到馬來半島上的錫克教徒是來自英國殖民期間流放的囚犯;十八到十九世紀,印度西北部的錫克教徒曾經建立強大的錫克王國,並且堅持對抗英國殖民統治直到一八四九年戰敗,後來許多錫克教徒就被流放到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到了十九世紀末期,錫克教徒再次大量移民到馬來半島,主要原因就是身形高大的他們是保安人員的最佳人選(註五);曾經有一位名叫崔斯坦‧斯皮迪(Tristram Charles Sawyer Speedy)的英國上尉從印度帶了一百多名錫克士兵來到馬來半島,並且平定了華人會黨間的糾紛與衝突。這些錫克教徒成立了第一支武裝員警隊伍「霹靂武裝員警」(PAP)(註六),並在日後繼續擴大成為帶有軍事力量的部隊。來到馬來半島的錫克教徒漸漸地從馬來半島散布到沙巴與砂拉越;除了員警或保安的工作,從事鐵路及其他交通相關行業的錫克教徒也不在少數。


註一:馬哈迪的祖父娶了來自柔佛的太太,因此他是具有印度血統的混血兒。

註二: 杜拜的人口約三百萬人,半數以上是外籍移民,其中印度人占百分之四十三的人口。

註三:「印度阿三」的稱號與印度移民至海外當警衛工作有關。十九世紀中期,位於印度北方旁遮普地區的錫克帝國不敵英國東印度公司侵略,投降於大英帝國,因此許多驍勇善戰的錫克教徒開始成為大英帝國印度軍隊中的主力。隨著帝國主義的擴張,在日不落國統治範圍內看見包頭巾的錫克教徒,是很多人對印度人最初的印象。二十世紀初期,在上海英租界有許多擔任守衛工作的印度籍士兵;在當時的英國海外殖民地,能夠在大飯店、高級舞廳及權貴人家,在門口請兩位錫克教裝束擔任門房,成為一種富貴時尚的表現。而據說印度人喜歡在開口前加一句「I say」來向中國人炫耀他們會講英文,中國人聽久了就在前面加個習慣的「阿」字來稱呼這些烙英文的印度人,久而久之「阿say」就變成諧音「阿三」。另外,這些當時在英國殖民地的人都會稱呼員警或長官為「sir」。因為穿著制服的印度人常常要向長官敬禮,中國人便在「sir」之前加了「阿」字來稱呼印度人的行為。「阿sir」叫慣了之後,大家看見錫克教裝束的印度人就統稱為「阿sir」,叫著叫著就變成諧音「阿三」了。

註四:在十六世紀以前,從印度東南沿海海岸科羅曼德爾(Coromandel Coast,又譯作烏木海岸)前往馬來半島貿易的印度商人,經常在吉打停船補充水及食物;有的印度人會留下來傳播宗教和文化,而印度教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入馬來半島的其他地區。

註五:錫克教的創教上師為剎帝利種姓,過去這個種姓的人多半是貴族與武士,所以大部分錫克教徒的身形較其他印度人來得高大威猛。

註六:許紅艷,〈馬來西亞的錫克人〉,《世界宗教文化》二〇一四年第六期,頁六十三。

延伸閱讀:

  • 類似佛洛伊德事件的刻板印象,也發生在馬來西亞印裔身上
  • 《我們在馬來西亞當志工》:我是真正的大馬人!用廣東話聊天的印度人這麼說
  • 《在傷口上重生》:大馬「五一三種族衝突」後,馬來人、華人、印度人之間和睦的光景再也回不去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來去 【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八旗文化出版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黃偉雯

(八旗)0UIN0010來去馬來西亞-立體書腰300dpiPhoto Credit:八旗文化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吳象元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