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广东召开2022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视频会议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近日,广东管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了全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作视传达全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年产并对下一步广东全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安排。品质频

创新制度,量安增强监督抽查威力。全监首创在《广东省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设立监督抽查覆盖率指标,广东管工努力拓展质量监管覆盖面。召开作视2021年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对51类202种28682款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年产比上年增加15.1%,品质频涉及13505家经营者。量安经检验,全监检出不合格产品5613款。广东管工在全国首创开展了21类重点产品的召开作视厂名厂址、质量标识等标签标识的年产真实性、合法性开展专项监督抽查,组织抽查了10121款产品的标签标识,发现“三无”产品690款,经检验,产品标签标识不合格的789款,不合格检出率14.6%。实现监督抽查覆盖面、监督抽查发现问题能力双提升。

优化监管,引入信用约束机制。2021年6月,广东出台《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监管规范》,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进行失信记分并进行信用量化评价、划分信用等级并实施分类监管。截至目前,对广东全省52999家企业实行了信用记分,1021家企业实施C类,200家企业实施D类监管措施。

提升服务,开展“问诊治病”帮扶。组织开展质量问题“清零”行动,将广东省2011至2021年有生产不合格产品记录的20058企业列入“清零”企业名单,对正常经营的14471家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开展巡回“问诊”和质量技术帮扶服务,搭建“广东省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平台”,为企业提供“零跑动”“零距离”“全天候”质量技术帮扶服务,2021年9月底上线以来已有687名专家入驻平台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在线问诊(咨询)企业6876家。

强化分析,构建质量安全研判防控机制。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依托技术机构运用大数据和智能处理技术,动态监测、广泛采集全国范围内与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宣传舆情信息、监督抽查、行政处罚公告、召回通报、比较试验结果等信息,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初步构建质量安全研判防控机制。

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广东质量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部署了下一步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工作:

深入改革抽查制度,大力推进“阳光抽检”。建设抽样检验现场监控系统,对抽样现场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录像。同时继续探索完善成品油等产品快速检测、企业产品交叉互检机制。

重拳治理质量问题,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全力打好危险化学品、钢筋、水泥、电线电缆等10类重点产品风险隐患集中治理攻坚战,坚决扛起严守质量安全底线的重大政治责任。开展校园周边商超专项治理,更大力度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三进”活动,不断强化教育引导和消费警示。

改变产品监管策略,强化分类监管和信用监管。将产品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将涉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产品如将钢筋、水泥、电线电缆、燃气具及配件、电动自行车及配件、儿童玩具等产品确定为严管产品,实施最严格监管措施;第二类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CCC强制性认证产品、强制性标准列入专管产品,实施专项监管或专项整治;第三类是普通产品,开展定期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研判,探索构建一个宽严有度、疏而不漏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同时强化产品质量信用分类应用,对质量信用处于B、C、D类状态的产品及经营者分别落实跟踪监管、重点监管、特别监管的分类监管措施。依托“粤品通”产品质量帮扶平台,对质量信用良好产品或经营者,赋予使用“品质信用码”。消费者通过扫码可查看优质产品的质量信用档案,让守信产品得到青睐,使失信产品无人问津。

推进帮扶平台建设,落实存量问题“清零”。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已正式组建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团队,搭建了全省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公共服务平台,下一步将不断强化专家团队和产品医院建设,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推进“康复帮扶”常态化,并探索推进行业性、区域性质量提升帮扶工作,采取“一地一策”“一品一策”帮扶举措,促进区域和行业产品质量整体提升。

建立约谈指导机制,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对存在区域性、多发性问题的地区,发出产品质量风险提醒函,对其分管负责人予以约谈、指导,提示其责任风险,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指导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良后果。同时强化挂牌督办,对重大行业性、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重点产品隐患治理以及重大质量违法行为进行挂牌督办,从领导责任、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四个方面落实压实各方责任。

会议强调,广东全省产品质量监管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依法监管、依法办案,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有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佳榕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