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感动!八旬学生为九旬老师过节

昨天(9月9日)上午10时,感动十多位年过八旬的旬学旬老老人在汇文中学大门前,等来了70年前的生为师过班主任——今年已94岁的王瑷东老师,大家纷纷上前向坐在轮椅里的感动王老师问好。这是旬学旬老汇文中学1954级初一(4)班的部分同学,专门为王老师举办的生为师过“70年师生情纪念会”。

王老师与同学们握手。感动

王老师与同学们握手。旬学旬老

晚报曾帮同学们圆梦

来到现场的生为师过同学都已83岁以上,这些年来他们与王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络,感动至今已有70年的旬学旬老深厚情谊。这段情谊能够延续至今,生为师过《北京晚报》也曾出了一份力。感动

汇文中学1954级初一(4)班总共54人,旬学旬老2004年之前,生为师过只有21名同学保持联系。2004年,同学们通过《北京晚报》的“百姓圆梦”栏目,又找到了9名失联多年的同学。李守圣老人后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描述此事,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北京晚报》真的帮我们圆了梦。”

“当时我心情特别激动,好几十年的同学,突然间就联系上了!”张国相自从2004年与同学们联系上之后,每次班级活动都积极参加。昨天,他在现场激动地回忆道:“有一天同事给我打电话,说晚报圆梦栏目正在找我。我赶紧给晚报打电话,拿到了李守圣的联系方式,我们失散好几十年的同学就这样联系上了,太难得了,那一年的聚会王老师也来了!”

贺年卡一直鼓舞着大家

2020年9月,作家肖复兴的文章《六十六年前的贺年片》在《北京晚报》上发表,讲述了李守圣将王老师赠送的贺年卡珍藏多年的故事。文中写道:“李守圣在六十六年后兑现的,是他和王老师对彼此那份真挚而纯粹的感情,这份感情不会风化成一块千疮百孔的石头,还可以是一池纯洁无污染的清泉。”

昨天,李守圣也将这张贺年卡带到了相聚现场,这张贺年卡已被他珍藏70年,“从这张贺年卡中,我看到了老师对我的关爱,看到了同学的互相帮助,寓意很深刻,于是我就把它保留下来了,老师给的贺年卡一直鼓舞着我们大家。”

回忆起贺年卡的往事,王老师说:“当时运动会上同学们都很出力,正好赶上过年,我就送给大家贺年卡,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好好努力。没想到几十年后,他们还能留着!”当年毕业时,同学们受到王老师的鼓舞,投身于国家建设的热潮之中。

昨天,谈及自己的学生,王老师也有感而发:“我觉得老师和学生不仅是教学关系,还有一种亲情。我的学生,我一定要负责到底。虽然我只教了他们一年,他们却对我非常关心。”

《情怀》手册见证师生情谊

“老师堂堂正正做人,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70年间,刘春福和王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2007年,名为《情怀》的班级纪念手册,就是由当年65岁的刘春福编辑完成的。支撑着他的,正是这份师生情谊。刘春福从来没有学过编辑,为了编手册,只能一边学一边干。他回忆说:“刚开始学的时候,我连拼音都忘了,更不会打字。每天晚上,我就抓紧编辑。有时一干就是一夜,就这样,手册我一共编了一个月。”

张国相的外孙女萌萌陪着姥爷一起来到了现场。2004年,张国相联系上同学们时,萌萌年纪小,还不懂这份情谊的珍贵。“后来姥爷逢年过节,总会写些打油诗,怀念师生情谊。受他影响,2014年我也考入了汇文中学。”萌萌说,姥爷也珍藏了许多班级资料,这些资料早已成为他的情感寄托。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