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日鴻海和裕隆合資的台灣鴻華先進首款——新世代納智捷(Luxgen)純電休旅n⁷亮相,預計售價不到百萬元,電動打造訂塞只要參與專案預繳千元,車里程碑純電車預計最快明(2023)年下半年起陸續交車,裕隆⁷預開售期間10分鐘就吸引逾5千消費者搶訂塞爆官網。鴻海合資
裕隆鴻海推純電休旅車n⁷,休旅預購10分鐘逾5千人搶訂
鴻海和裕隆合資的購分鴻華先進所打造的首款電動車(EV)原型車——Model C正式登場。這是鐘逾第一台由鴻海以過去數十年電子代工經驗,將汽車利用標準化、人搶模組化和平台式量產的爆官EV。它不僅象徵鴻海在EV領域階段性任務成功,台灣更重要的電動打造訂塞是向外界傳達台灣電動車工業邁出重要一步。
本次納智捷採用Model C架構推出新世代純電休旅n⁷,車里程碑純電車以「推動純電交通真正普及」為核心設計理念,裕隆⁷預端出「不到百萬」的鴻海合資價格搶客。Model C是一台純電休旅原型車,長4.64公尺、軸距2.86公尺,提供5+2人座空間及置物空間配置;搭配0.27低風阻造型設計,性能版本0至100公里加速度僅需3.8秒,續航力可達700公里。
納智捷表示,LUXGEN n⁷的命名是賦予新能源車系「傳承」與「創新」的雙重期許;「n」代表了Next跨世代、Natural自然共生、Navigator領航者等意涵,「7」則有別以往,除了彰顯級距,呼應新世代車系的無限潛能。
由於在2022年10月15日前只要在線上預繳1000元,就能率先成為「n⁷純電代言人」,獨享優先交車、專屬NFT車證等多項限定專屬禮遇,10分鐘內就吸引超過5000人下訂,官網甚至一度出現異常狀況,網站交易突破500萬元的限制,導致大當機使消費者無法預購。
納智捷以EV重新出發,外界看好
「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傅瑞德表示,納智捷十多年來跌跌撞撞,必須重新找到一個「有量」的市場,而EV就是一個機會,若納智捷能擺脫過去包袱,就能成為跟得上新世代的品牌。
傅瑞德表示,近年納智捷在中國市場夢斷後,必須要找到一個市場。過去傳統燃車市場品牌,少則40至50年,多則達上百年塑造,要與其競爭相當困難,但是EV則提供一個途徑,少了傳統車商的規矩,更有機會走向成功。
事實上,傳統燃車和新能源車的邏輯非常不同,業界多以裝了4個輪子的iPhone形容,又或者稱其為「會移動的雲端伺服器」。這2項產業剛好讓台灣資通訊(ICT)的優勢被凸顯,這才有了由電子代工轉向EV產業的轉型之路。
鴻海擴大EV聯盟再和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合作
除了本次亮相的Model電休旅原型車,還有Model E與Model T兩種款車型。其中,Model E定位是豪華商務轎車,造型是由義大利名設計工作室Pininfarina所設計並交由鴻華生產。
Model T則是大眾交通工具,座艙搭載3座智慧型螢幕,人員滿載下,最大爬坡能力可超過25%斜坡。此3款都是高度模組化產品,未來可以依據品牌客戶的需求隨時調整。
8月17日,MIH再和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Lordstown Motors)執行長Edward Hightower、以及美國白金級加速器Techstars董事總經理Tricia Martinez擔任MIH會策顧問(Advisors to the Board),深化MIH在美國電動車市場的佈局,宣告聯盟正式邁入下一階段。
目前,鴻海擘劃的MIH開放電動車聯盟(MIH Consortium),發展一年多聚集了超過2400業者夥伴。鴻海表示,聯盟宗旨打破了汽車行業經營及思維模式,近期有更多國際電動車服務供應商,及新創電動車品牌加入MIH。在可預期的未來,將有更多車廠使用鴻海原型車並在大眾面前亮相。
延伸閱讀
- 鴻海電動車電芯中心高雄動土,聯手4台廠打造本土供應鏈,力抗中國電池產業大軍
- 鴻海、裕隆兩大集團聯手打造電動車產業鏈:以「不做品牌」為原則,當客戶最強的後盾
- 鴻海科技日公布3款電動原型車,納智捷、中華汽車成首發客戶,入門款售價不到百萬
- 鴻海攜手美國新創Fisker生產電動車,「台灣製造」供應鏈有望壓低成本
- 鴻海攜手全球第四大車廠,合資成立Mobile Drive搶食電動車大餅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