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無限長的旅行》:《教父III》不是黑幫類型電影,是電影史上偉大的希臘悲劇之一

文:林瑞昌

希臘的無限偉悲劇縮影

希臘古劇場,舞台背景遠處是旅行類型臘悲西西里島最高峰埃特納活火山。

卡爾維諾收集義大利民間故事時說過:在西西里,教父劇說故事的黑幫人想刪除時間上的連貫,或指出年月的電影電影的希間隙時,便採用「故事中,史上時間不花費時間」的無限偉公式。民間傳說中的旅行類型臘悲口語敘事,採用的教父劇技巧以實用為準則:刪除不必要的細節,但強調重複。黑幫

小孩子聽故事的電影電影的希樂趣,部份在於他期待聽到他希望重複的史上事情,包括情境、無限偉用詞、旅行類型臘悲公式。教父劇

期待電影續集的觀眾,就像愛聽故事的小孩子,《教父III》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才被世界各地失望的影迷孩子們冷落。包括我自己。

導演柯波拉相隔16年後才續拍《教父III》,不走民間故事所遵循的傳統老路,卻新增了細節支線,刻意刪減了續集電影應有的重複。

2000多年前,西西里島是大希臘城邦的領地,如果把《教父III》視為一部完全獨立的電影來看,電影搬演的不正是一齣典型的希臘悲劇?

悲劇的目的,在於引起觀眾心中憐憫和敬畏的情緒,進而達到一種心靈的洗滌和淨化的功能。亞里斯多德如是說。

《教父III》不是黑幫類型電影,是電影史上偉大的希臘悲劇之一。


西西里人嫁女兒時,不能拒絕別人的請求。黑手黨組織裡的軍師,一定要用西西里人。根據西西里的傳統,送條魚到對手陣營裡,意思就是,嘿嘿,你的人永遠在海裡跟魚同眠了。

我一直到去了西西里島,才確定在當地真的有一個地方名叫柯里昂尼(Corleone),距離大城市巴勒摩大概一個半小時左右的車程,而教父柯里昂的姓就是源自於此。當他來到紐約,為了與自己的故鄉保留一點連結,他放棄了原本家族的姓,改用了家族的小鎮來命名。

在《教父》小說中,12歲的小男孩維多孤身一人搭船來到了紐約,電影《教父Ⅱ》關於小男孩維多的這一條故事線,全部來自於《教父》小說的第十四章,電影拍攝地點在西西里島上的福爾扎(Forza),不在柯里昂尼小鎮,導演柯波拉在電影第二集中依然和普佐共同擔任編劇,劇本改動的篇幅並不大,不過在電影中小維多的年齡被降到了九歲,可能是覺得12歲的小男孩在大螢幕上看起來不夠楚楚可憐,年紀應該要再小一點。

小維多的本名叫做維多・安東里尼,父親被家鄉黑手黨殺害了,母親發現保護不了這個小孩,於是將他送到美國讓朋友照顧,從此落地生根,改名維多・柯里昂的他,日後在紐約建立起黑手黨五大家族之一的柯里昂家族。普佐的父母也都是義大利移民,大約在他12歲時,普佐的父親拋家棄子離開了他們,只留下普佐的媽媽跟七個小孩,他似乎把童年的衝擊記憶搬移到了小說裡。

柯里昂尼在西西里島上向來就是一個黑手黨的根據地,為什麼當地會有黑手黨?又為什麼後來演變成幫派組織?其實跟西西里島的歷史及地理位置息息相關。

早在2700多年前希臘人就來到此地,環繞這座島航行時,希臘人紀錄了島嶼的三個端點,取名為特里納克里亞(Trinacria)島,意思是三角形。代表西西里的徽章是一個有著三隻彎曲腳的蛇髮頭像,徽章頭象上還長出了三隻麥穗,象徵著西西里島的富庶,三隻彎曲的腳狀似西西里島的三角島外形,中間是希臘神話的蛇髮女妖梅杜莎,歐洲人相信神話中蛇髮女妖原本的居住地在這座島上。

黑手黨「Mafia」這個字一開始是避難所的意思,Mafia發展成黑社會組織是在19世紀末開始,當整個社會失去了大秩序的穩定,就需要地方團體的小秩序來維持。

西西里島位於地中海的海洋的中心位置上,國家政權更替非常頻繁。古希臘時期,在雅典跟斯巴達兩強相爭的時代,西西里島就屬於廣義的大希臘文明一部份,到了羅馬帝國時期,迦太基與羅馬前後的三次布匿戰爭,西西里島就在紛爭衝突的中間地帶。西西里島上的神殿谷,現存有一座協和神殿比雅典的帕德嫩神殿更完整、更漂亮;島上還有一座橫跨希臘跟羅馬兩個歷史時期的大劇場,就坐落在著名的天空之城——陶米納小鎮。

希臘、羅馬之後有拜占庭、阿拉伯帝國、諾曼王朝、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奧地利……

不同的統治者政權征服此地,來了又走,來了又走,西西里人到底要服從誰呢?要信任誰呢?統治就是征服,征服就是掠奪,能夠保護鄉里、保護家族的勢力,是否才是最能照顧我們的人?在西西里,「泛家族」裡以族長為核心的社會結構就漸漸穩固建立了起來,在地方團體內建立起一個個「小秩序」。

後來,拿破崙崛起席捲歐洲,西西里王國的諾曼王朝衰亡,但一直到1861年義大利王國建立前的這一段空窗期裡,社會上的大秩序沒有了,各家族的族長之間互相不信任、互相攻擊,同時也因為資源越來越少,就開始動用武裝力量搶奪別人的財物,逐漸墮落變成了作奸犯科的黑社會勢力,成了惡名昭彰的黑手黨。

一戰結束後,在墨索里尼執政下開始掃蕩西西里島破壞社會秩序的黑幫組織,社會動盪不安,後續造成大批的西西里人離開故鄉、移民到美國。

今日的西西里島已經恢復為一個平和的社會,走在首府巴勒摩大城市,常常可以看見商店在門口櫥窗上貼上「No Mafia」的標誌,大剌剌地跟所謂的黑社會勢力宣示,要保護費,門都沒有。

西西里島上有個巴勒摩歌劇院,歐洲第三大,排名僅次於巴黎歌劇院與維也納歌劇院。在《教父 III》的結局,老邁的教父麥可抱著被槍殺的女兒漸漸冷卻的身體仰天悲嘯,令所有影迷都為之心碎的著名吶喊場景,就在這座歌劇院的大階梯上。《教父 III》的主要情節都在處理教父麥可的心結,麥克在梵諦岡跟神父懺悔,這個心結就是他的罪,他下令殺了他媽媽的兒子,麥可的二哥弗雷多。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