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对抗“水稻癌症”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与病原菌“作战”新路径
稻瘟病病圃发病情况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供图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16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研究团队的水稻癌症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一条全新的有助植物免疫的基础代谢调控网络,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思路,对抗有助减少农药使用。科研 作为水稻的发现“癌症”,稻瘟病会造成水稻的植物战新减产甚至绝产。何祖华研究员介绍,病原稻瘟病在水稻的菌作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有可能会引起大幅度减产。水稻癌症据统计,有助全球范围内每年因稻瘟病造成的对抗损失高达水稻总产量的10%,中国不同稻区均是科研稻瘟病的易发区。 使用化学农药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发现因此,植物战新挖掘和培育新的病原广谱持久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较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何祖华团队发现,植物细胞内的免疫受体NLR,会与病原菌展开“战斗”,以保护另一个有助抗病的水稻免疫调控蛋白PICI1,从而筑起防卫化学物质“堡垒”,提高植物抗病性。 何祖华研究员指导学生进行水稻田间接种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供图 研究团队综合运用农学及遗传、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实验技术平台,鉴定到这个新的水稻免疫调控蛋白PICI1,并发现水稻免疫调控蛋白PICI1有助抗病激素——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调控水稻的基础抗病性。 研究团队分析了3000份水稻品种的基因组数据,挖掘到水稻免疫调控蛋白PICI1优异的田间抗病变异位点,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农作物病害频繁发生。该研究通过加强水稻的化学防卫代谢网络,让水稻加强“自身抵抗力”避免得稻瘟病,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策略。 据悉,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博士后翟科然、博士研究生梁迪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何祖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完) (记者 郑莹莹)有助对抗“水稻癌症”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与病原菌“作战”新路径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2-16 11:38:03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習近平會見泰國總理佩通坦
- 《关于电子烟产品、雾化物、电子烟用烟碱等异地限量携带的通告》政策解读
- 君乐宝:从源头到终端严守品质“生命线”
- 商务部发布今年1至5月我国消费市场相关数据 消费支出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 关于广东2024年高考作文题目,我们请AI写了一篇“广东三农”版
- 市场监管总局回复关于企业标准有效期的问题
- 《海关总署关于调整小轿车、越野车进出口商品归类有关技术特性要求的公告》解读
- 2022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2022国资国企改革十件大事发布会召开
- 合肥都市圈春节展演滁州专场精彩举办_
- 教育部、中消协联合发布消费提示 凡暑期开展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
- 未在裱花间制作裱花蛋糕,该如何处罚?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四宝粉类案件如何定性?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2019年“BCEIA金奖”申报通知现已发布
- 一图读懂《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
- 市场监管总局回复关于企业标准有效期的问题
- 【活动】人人有份!您有1个中秋礼品待领取~
-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首席质量官工作委员会成立
- 我国将以绿色化智能化适老化为发力点促进家居消费升级
- 散装食品分装成小包销售,无标签问题该如何处罚?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