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监管苛刻门槛渐高 川内水企业实力大比拼

  记者日前获悉,监管渐高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苛刻监督检查力度,这意味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门槛食品行业又将面临新一轮的考验。而在此之前7月1日开始执行的川内生活用水新标准中,生活用水检测项目由35项提高到了106项,水企这意味着市民饮水安全系数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业实然而同一时间,比拼四川的监管渐高桶装水行业却频传捷报,各大生产厂家的苛刻销售额均以超20%的速度不断增长。四川丰富的门槛矿产资源全国闻名,加上人口众多,川内是水企否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契机可以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呢?

  投入巨大

  财大MBA教授朱南告诉记者:四川的桶装水发展目前在全国位居前茅,特别是业实这几年蓝剑、全兴、比拼三苏、监管渐高响水洞、荐康等水企本身的快速发展以此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十多年前低门槛的进入标准相比,现在的四川水行业已有高标准的进入门槛。据了解,我国对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认定相当严格,能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73-1995)》要求的矿泉水资源少之甚少,高额的生产成本也让矿泉水行业的门槛一高再高,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纯净水企业若有意转产一个大型的矿泉水企业,转换成本竟需要上亿元。

  加之由于过度开采严重,国家为保护有限资源还一度禁止过新的矿产许可证的申请,这更让许多想涉足该行业的人望而止步。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不算后期设备的更新和每年定期交的矿产资源税,一个企业从最基本的水源评价、标准厂房、生产设备、化验室、人员培训,保守估计投入也需要1000万元,投入的高门槛就决定了桶装水行业的竞争演变成资源与实力的综合较量。

  监管苛刻

  拥有合格水源和先进设备只是第一步,要走出“十八铜人阵”的考验才走出了第二步。2006年是频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年,国家监管部门不得不对各个环节加强监督以最大限度确保消费者的权益。然而,食品安全涉及众多监管环节,有农业、质监、卫生、工商、药监、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的标准也有所差异,因此产品要符合每一条标准,“顺利出厂”就非常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除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质量之外,蓝剑、全兴、三苏、响水洞、荐康等四川知名的桶装水还制定了比国家还严格的“内部标准”以求自律。

  扛住压力

  众所周知,四川桶装水行业是一个量大利薄的行业,四川的桶装水企业丝毫不敢喘息。据业内人士透露,虽然目前市面上的矿泉水品牌有几十个,但真正能称其为“品牌”的只有不到10个,许多矿泉水企业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所以最终被市场淘汰。朱南表示:从1997年第一批桶装水诞生至今,有无数的品牌不断进入这个市场又有无数的品牌淡出这个市场。经过激烈竞争和诸侯割据的历史演变,蓝剑、三苏、响水洞、荐康、全兴等品牌正以绝对优势牢牢占据着本地桶装水市场,并开始全力进军全国。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