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島廣子
酸民的面對民留惡意留言,來自內心有困擾
「推特上有人說我的情緒氣酸壞話!」
「朋友取消追蹤我了!攻擊」
「有人在臉書上貼了我的下惡心醜照!」
在推特或臉書等平台,意留都會出現諸如此類的實來攻擊。
基本上,自內它們就和其他的困擾攻擊沒什麼兩樣,只因為不是面對民留當著我們的面發生,而且常以無法控制的情緒氣酸形式擴散,所以很難應付。攻擊
在此,下惡心我想和各位一同思考社群網路的意留為難之處。若你覺得自己和這些話題沾不上邊,實來直接跳過這一章也沒關係。自內
一不小心,酸民來襲
網路上發生的所有事端,全都是「突如其來」的。在我們連上線後、在對方寫下貼文後,猜想不到的麻煩突然降臨了。全都是我們無從預測的「奇襲」,而且往往以我們無法控制的形式展漫延,所以也屬於一種打擊。
此外,在各類資訊當中,又以視覺接收到的資訊最容易造成打擊。因為映入眼簾的畫面或文字,會很震撼地烙印在腦海中。所以,慣常使用社群網路的人,最好都有要這層認知——承受不了打擊的人,或許不太適合太投入其中。
請各位記住:凡事要以扣除打擊影響後可能發生的情況來思考,否則會很容易誤判情勢。
「莫非……」的妄想,傷害了你
他取消追蹤我的推特了。
原本有追蹤你推特的人,突然取消追蹤了。這個舉動其實頗令人介意。有些人會因為這個舉動,懷疑對方是否覺得自己的「推文不值得一讀」;或拚命回想自己最近在推特的推文,是不是寫了什麼傷害對方的內容。
其他還有一些社詢網路特有的現象,可能會因為詮釋的觀點不同,而令人覺得自己被孤立了。例如,臉書的「按讚數」太少、發現自己不懂其他人熱烈討論的點等等。
網路的這種「可以各自表述」的特質,容易造成病毒式的擴散效應。
如果是當面發生,我們還能從表情、聲音等元素當中讀出多種蛛絲馬跡;網路上沒有這些線索可循,因此「莫非……」的妄想,便會無限膨脹。
一旦「莫非……」的負面妄想開始膨脹,再加上人在受到打擊時會「喪失自信」,兩者的交互作用下,其影響足以危害你我健康的水準。
人在遭受「被取消追蹤」這個打擊時,原本就會失去自信,陷入對自己全盤存疑的心境。假如再加上網路上各種不受控制的未知狀況,就會讓我們對別人和自己產生更多懷疑。
總之,請各位先明白一件事:網路的攻擊和現實中的攻擊,具備不同的特性。懂得「切割」是處理的一大關鍵—只要不是當面從當事人口中聽到的話,都不必放在心上。
每個人對於自己與社群網路的關係,都抱持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真經營,有人心血來潮時才貼文留言,有些人甚至連該怎麼使用這些工具不知道。至於取消追蹤的原因,說不定只是因為對方擔心自己網路成癮,有一天終於決定取消所有的推特帳號追蹤,跟你沒什麼特別關係。
網路上發生的各種現象,就是結合許多無法捉摸的原因後,才出現的結果。想釐清網路事端的真相,根本是「天方夜譚」—只要明白這一點,懂得不去為眼前發生的現實,妄加先入為主的論斷即可。
如果是性格武斷、受不了曖昧狀態的人,或許不適合過度投入社群網路。
遇上惡意留言,怎麼辦?
在推特發的貼文遭人曲解,害我慘遭不認識的人強烈批評。
字數不多的推特推文,很多時候其實無法傳達真正的想法。
或許那些人不是因為你的貼文,而是因為受到其他打擊,變得很神經質。他們偶然看到你的推文,覺得受到刺激才以強烈批評回應。
儘管只是偶然的擦槍走火,但對方用區區幾個字,寫下一番充滿教訓意味的「大道理」,還讓批評廣為流傳,的確會令人覺得很受傷。
熟悉的人只要見個面,就有機會解開雙方的誤會;被未曾謀面的人誤會,的確很難補救。
為了讓這種攻擊進入「自家主場擂台」,建議各位不妨先想清楚「社群網路」在自己心中的定位。請回想一下第85頁介紹過的那張圖表。你會將那些未曾謀面的網友,定位成哪一個族群呢?
仔細想想,應該就會發現:網友其實是比「工作上的往來」更疏遠的關係。工作上的往來,會隨著辭職消失;而網路上的交情,不過是「不上線就能結束」的關係罷了。
各位大可不必切斷所有網路連結,也不必關掉推特。只要懂得做出「就算被人誤會,也不會對自己的人生造成太大影響」的判斷,能大幅減輕遭受的打擊。一旦能做出「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判斷時,就代表你具備控制事態發展的掌控力了。
當「萬一被那個人誤會,會發生什麼事在我身上?」的恐懼感襲來時,你的感受應該會大不相同。
如果對方顯然有所誤會,而你也想澄清的話,建議你先拋開「反駁」、「譴責對方」等自我防衛機制,拿出誠意,寫出你真正的想法。剩下的,就是對方該面對的問題了。
倘若此舉招來對方更多誤解,就只有兩種可能了。
對方現在單純處於受到其他打擊的狀態,才會為了一點風吹草動採取激烈反應,再不然就是內心有傷未癒。
不論哪一種情況,當事人同樣都是「有困擾的人」。這時我們只要心想:「哦!他很煩惱。看來問題很棘手喔。」之後別再看那些推文、留言即可。
願意理解的人,自然會了解你的立場。
書籍介紹
《面對情緒攻擊的勇氣》,方言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水島廣子
譯者:張嘉芬
人際間的酸言冷語,讓你疲憊不堪?明明沒錯,卻莫名遭受責罵、冷言冷語、無視......相信有多人會因為不想與人正面衝突,而選擇忍隱忍退讓,最後反而加深內心的挫折感。其實,你不必強迫自己反擊,也能化解這些委屈。人際心理治療師、本書作者水島廣子告訴你──記住一個大原則「會發動攻擊的人,都是有困擾的人」,就再也不用害怕莫須有的攻擊,並且能找到化解之道。
比方說,動不動就反應過度的人,往往來自「心靈曾經受創」、「難以適應變化」或「自卑」所致。
學會5技巧,從衝突糾結中脫身,不再受傷!當你自覺受到傷害的當下,或許會懷疑自己「做錯了什麼」?但與其自責,最重要的就是先接受這是一種「正常反應」,不讓情緒被對方牽著走。接著,利用書中傳授的5技巧轉念,就能把攻擊帶來的挫折感,化為勇敢面對的力量!不僅能保護自己不受傷,更能讓那些傷害「什麼都不是」。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