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半”课堂关爱城市流动儿童
“以前放学以后总是四点半一个人待在教室里,班级门锁了以后就只能去爸爸上班的课堂工地外面等着他。不像现在,关爱即使下了课还是城市能和同学们一起安心做作业,有时候还能一起阅读课外书和观看电影。流动”金岭中学三年级五班的儿童张越开心地说。 12月22日,四点半在田家庵区金岭中学流动儿童之家内,课堂该区七彩阳光社工志愿者刘春侠正和学校老师们一起,关爱共同为社区的城市孩子辅导课后作业。张越是流动首批加入“四点半”课堂的流动儿童,两个月的儿童学习经历,已经让她与“四点半”课堂的四点半义工和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据了解,课堂今年10月下旬,关爱由淮南市田家庵区七彩阳光社工服务中心承接的安徽省民政厅“江淮社工行动”——成长相伴城市流动儿童社工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在为金岭中学的城市流动儿童提供的服务中,学生放学后的“四点半”课堂应运而生。 “流动儿童”即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学生四点半放学回家后由于父母仍在工作岗位得不到有效照顾,尤其大多数家庭人员由于收入低,无法为子女报名参加各种课外班,学生放学后和节假日无人照看而出现了一段“管理真空”。如何让外来子女更好更安全地度过这段“真空”时间,成为困扰很多外来父母的难题,也成为了辖区管理的一个不安定因素。 针对这一现状,田家庵区洞山街道利用本社区社工队伍成熟优势,集中组织全区三十余名退休志愿者,选择外来人口较多的龙泉街道金岭社区,开展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四点半”课堂,让这些孩子放学后不再“放羊”。 为保证孩子的安全,该社区“四点半”课堂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为每一个学生登记造册,认真记录孩子的学习情况、特长爱好、家庭住址、家长的联系方式,确保能够及时联系到孩子及家人,详细记录其每天的学习情况及到校时间、放学时间。放学后没有及时赶到课堂的,社区义工志愿者会在第一时间联系学校和学生本人,及时了解学生情况,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截至目前,该社区“四点半”课堂已成功收入辖区流动儿童48人,其中小学生37人,中学生11人。下一步,该区将以“社工+教师”的“四点半”课堂经验为起点,通过探索采取“校校”结对、“社工+志愿者”、“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模式,积极开展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搭建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平台。 (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孔宪姣)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泰國內閣批准為外國人提供10年EEC簽證
- 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安徽省反馈意见整改动员会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动员会电话电话会议召开 - 省委编办副主任周勤来我县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老党员
- 枞阳:严明纪律要求护航机构改革
- 五一这样拼假可连休9天 出游热度飙升
- 县区第一交叉巡察组向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反馈巡察情况
- 枞阳县全面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 安徽中联公司向高龄老人献爱心
- 雅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
- 我县开展“庆元旦 迎新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 枞阳:聚焦首要职责 让监督“发准力”“带上电”
- 胡辉国:当好老百姓的“传声筒”
- 加拿大拟制定饮用水中马拉硫磷的最大可接受限量
- 元旦后上班第一天 县行政服务中心办公秩序井然
- 枞阳电网改造 助力小山村经济振兴
- 要勇于担当极致作为 提高“首位度贡献率”
- 调查|快递包裹上的抽奖二维码能不能扫?福利没领到还被套路
- 全县首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动员会召开
- 用爱和热情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 80后夫妻返乡创业 花香相伴奔富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