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由飛輪海到德文流行樂

我第一隊認識的由飛德文樂隊是「飛輪海」。

事關這隊曾風靡一時的輪海台灣少男樂團,英文名叫Fahrenheit。到德當年初學德文,文流覺得德文「-heit」後綴的行樂名詞很有型格,例如「Freiheit」(自由)、由飛「Wahrheit」(真相)、輪海「Schönheit」(美麗),到德所以有天在報紙上看到他們的文流英文名,也以為他們與德國有關,行樂並會唱德文歌。由飛雖然知道這個字是輪海英文「華氏」之意,但總覺得用德文取名很帥氣。到德本人當堂對吳尊、文流汪東城、行樂辰亦儒、炎亞綸四人敬重幾分。

後來當然知道這樂隊與德文完全無關。我開始接觸到德文流行樂,是十多年前在高登論壇裡有人開德文歌電台。我好奇地按進去,雖然每首都聽不懂(聽歌曲比對話難很多,事因歌曲的節拍與說話不同,加上高低音聲線,就算德文很好,有時都未必聽懂很多),但有首歌很吸引我,就是死亡褲子樂隊(Die Toten Hosen) 的《Steh auf, wenn du am Boden bist》(起來吧,當你還在地上)。那時還是德文初哥的我,上網搜它的歌詞,然後在網上翻譯,發現它與激昂的節拍和旋律一般,很激勵人心。我也從此成了這隊來自杜塞多夫樂隊的歌迷,也沒有再留意飛輪海。

後來在歌德學習,在圖書館內看見林林總總的CD,學會了不少樂隊的名字:Kraftwerk、Die Ärtze、Rammstein、Die Prinzen。後者有首歌叫《Deutschland》(德國),用幽默睿智的方式道出德國人民族性,也是當年在網上的無意發現。香港的電台極少播德文歌,所以聽德文歌,也靠那時剛起步的YouTube和歌德圖書館。來自呂根島的年輕女老師Jördis Weilandt,為我們介紹了 Clueso這位德國家傳戶曉的歌手,他也不乏香港的知音,時見學德文的人討論他。

後來認識了一位在英國讀寄宿中學的港人,他告訴我他不會德文,但會數一到十,因為這是從以前鄰室的德國室友播的Rammstein重金屬音樂中學會的。這位港男,唸德文時還帶着重金屬腔,令我大開眼界。之後我去了德國的大學交流一個學期,在那裡的夏天音樂節,認識了一些非主流的小型樂團,明白到就算沒名利,但三五友好上台唱出心血創作,不計回報,也有很大的滿足感。全場學生跟著節拍跳唱,玩過不亦樂乎,就是最大的報酬。

之後我才知道,一些香港的流行歌是從德文改編,例如《夜機》和《成吉思汗》,也引起我的興趣聽原版。跟德國人說德文歌有廣東版,他們都很驚訝,都感嘆世界真小,遠方的人也認識他們的歌曲。德國電台大部分時間都播英文歌,比例還比德文高,對德文學習者不是喜訊。

許多年前,我曾在YouTube認識過一些業餘音樂人,他們把彈結他和鋼琴的片段上載,吸引了我。有幾位還和我有過訊息往來,也指教過我德文文法。他們的頻道也停運很久,不知他們還好嗎?還有繼續用音樂娛人自娛嗎?我很希望還有。

本文獲授權轉載,題目由編輯稍作修改,原文可見於作者Facebook。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