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孟寰(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飛人《通靈少女》編劇)
要如何用一種最溫柔的集社劇團方式,訴說生命裡最不願被看見的黑色傷痕?
2019年四月,飛人集社劇團即將於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的微光節目-《黑色微光》-故事講述一位曾目睹家暴的孤兒,用沈默將自己封閉在內心世界裡,操偶當他內心的弄影想像世界越豐富,與現實的釋放生命拉扯就越加劇烈。清醒,幽微或者繼續作夢,光亮到底什麼才是飛人最好的選擇?
為了打造這個「心靈療癒」的旅程,飛人集社藝術總監石佩玉,集社劇團與美國光影戲大師賴瑞.里德(Larry Reed)聯手執導,黑色將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微光「電影式光影」劇場。石佩玉所帶領的操偶飛人集社劇團,是弄影台灣當代偶戲創作先鋒之一。近年與法國藝術家合作的「一睡一醒之間三部曲」作品最為知名,透過精美的彩色光影戲,演繹人由生到死不同階段的生命課題。
究竟為何鍾情於光影戲?對石佩玉來說,用什麼方式表現,是伴隨故事內容而生。她認為既然「偶」並非「人」,操偶的目標就不僅只是模擬人的動作,而是從中延伸出更多想像與思考空間。而光影戲中暗影與留白的寫意質感,恰巧能為饒富詩意的故事創造最佳舞台。
過去,飛人集社的光影創作,多是在與觀眾距離親密的中小型舞台上演,而這次能夠挑戰大舞台,就要歸功於賴瑞.里德的獨門光影魔法了!
跨國偶戲交流 探索迷人電影式光影劇場
美國光影戲革命先驅賴瑞.里德,經過二十多年的實驗與改良,終於發展出媲美電影畫面的大型光影戲技巧——藉由投影幕後多盞光源,輪流亮起,迅速切換畫面遠、中、近場景,而演員也配戴特殊研發的「十字面具」,融入戲偶的演出,一舉突破傳統皮影戲緊貼於布幕的表演形式。
「每個人都有影子,但卻很少人去留意它。我們很仔細地去觀察,將它轉化成一種藝術形式。」賴瑞曾在採訪中表示,他利用演員和戲偶共同演出,同時使用電影語彙與傳統皮影戲的美學特質,希望達成傳統與現代的兼容並蓄。
賴瑞與台灣一直有很深的緣分。早在1970年代,他就曾來台灣拍攝過故宮文物的紀錄片。在2004年,賴瑞受邀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展開三年創作計畫,除了將「電影式光影」技巧引進台灣,最終也推出《光影嬉遊記》演出節目,並赴美西巡迴演出。自此,賴瑞的光影美學便在台灣偶戲界逐漸開枝散葉,而石佩玉便也是當時工作坊的參與者。
此後,賴瑞仍不時來台,與台灣偶戲創作者們交流。石佩玉表示,儘管賴瑞已經身為大師,但對於創作仍充滿熱情與玩心,每次碰面都會對她說:「我們來做點什麼吧!」。但想做好一齣電影式光影戲,不僅製作規模龐大,跨國合作又是另外一個難題,因此石佩玉遲遲無法下定決心。
直到2016年,賴瑞來台灣觀賞飛人集社「超親密小戲節」時,賴瑞再次提起「我們來做點什麼吧!」他的熱情終於打動石佩玉,並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扶植下,促成接下來三年《黑色微光》的創作計畫。
打破2D平面 創造豐富視覺饗宴
同於前次三年計畫是為台灣光影劇場「奠基」,此次《黑色微光》三年計畫更重要的是「突破」。一方面要尋找屬於台灣在地以光影說故事的方式,同時石佩玉也企圖挑戰將「立體戲偶」,融入光影戲的「平面世界」中——兩種異質偶戲形式的結合,就好比異次元第三類接觸,有許多美學上衝突與矛盾之處。
所幸在孜孜不倦的實驗之下,石佩玉成功地找出以「面具」形式,作為連接2D與3D間的橋樑,也讓這次演出形式更加豐富。另外,由於故事涉及兒童與家暴議題,創作階段還特別諮詢社工與兒童心理師,仔細關照演出中的各個環節。
在當今數位影像氾濫的年代裡,觀眾已習慣接收各種強烈的聲光刺激,光影戲技藝相對而言仍充滿手工感。但就由於它質樸的特性,更能貼近人內在幽微的情感,引發的感動也不分大人與小孩。在《黑色微光》中,透過變化萬千的光、影、戲偶和面具,將牽引出每個人也許深埋許久,甚至早已遺忘,內心那個最柔軟的自己。
關於賴瑞.里德(Larry Reed)導演
美國光影戲革命先驅,本身具有演員、舞者與電影製作的背景。他在1970年代前往印尼峇里島,拍攝當地傳統皮影戲的紀錄片時,深深為這門藝術懾服。後來便留在當地學習傳統皮影戲,最後成為專業的皮影戲演師——達朗(Dalang)。不僅能以流利的古印尼語唸白,甚至代表峇里島參與印尼皮影戲藝術節,是罕見能擁有此桂冠的西方藝術家。
返國後,賴瑞便開始革命性的實驗,以個人工作室——影燈劇團(ShadowLight Productions)為創作核心,結合傳統影戲和電影、現代戲劇、舞蹈,研發出獨特的影戲面具及手持燈光設備,創造「電影式光影劇場」。
節目資訊
名稱:2019 NTT-TIFA飛人集社劇團《黑色微光》
時間:2019/4/20 (六) 14:30、19:30|4/21 (日) 14:30
演出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游千慧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