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心肌梗塞!醫師點名「2類人」不會出現胸悶、胸痛 常在休息發作
近年,小心心肌胸悶胸痛息發不少名人因突發心肌梗塞而驟逝,梗塞例如台語歌王郭金發在舞台上演唱到一半時猝死、醫師演員高以翔錄製大陸綜藝節目時倒地不起、點名知名導演明金成當爸爸1個多月後猝逝,類人以及「鳳梨哥哥」簡義隆、不會柯賜海死因也都是出現常休心因性休克,實在令人不勝唏噓。小心心肌胸悶胸痛息發其實心血管疾病是梗塞累積而來的,一旦發生往往猝不及防,醫師不過專家指出,點名平時若能多加留意血管保健,類人讓血液循環通暢,不會是出現常休有助於降低心肌梗塞的機率。 心臟有3條冠狀動脈,小心心肌胸悶胸痛息發負責供應心臟的血流、氧氣跟養分,如果冠狀動脈堵塞,就會造成心臟缺血、缺氧而導致胸悶胸痛。診所院長呂振升醫師指出,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狀主要為心窩處劇痛,且可傳至手臂、頸部、下巴或背部,痛的時間比心絞痛久,往往超過20至30分鐘,而疼痛的程度又比心絞痛嚴重,常伴隨倦怠、無力感、盜汗、噁心、嘔吐、不安,有部分病人(如糖尿病人或老年人)發作時不會胸悶胸痛,但會有突發性呼吸困難、血壓降低或心律不整。 心絞痛為心肌梗塞前兆,可分為穩定型和非穩定型。穩定型心絞痛的誘發因素包含情緒變化、大餐過後、寒冷、或勞動性(如走路、上下樓梯、提重物等),一旦發作需即刻休息或舌下含1粒硝化甘油片約5至10分鐘內症狀會消失;至於非穩定型心絞痛,是指人們處於休息靜止狀態下亦會發生胸悶、胸痛、盜汗等症狀。一般來說,如果突然間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即刻前往醫院急診進行心臟相關檢查,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血管硬化主要來自於長期高血壓未加以控制、抽菸、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不運動、肥胖,膽固醇偏高或酒精攝取過量;年紀老化也是因素之一,但近年來也有年輕化趨勢。呂振升醫師將血管比喻為吸管,如果從小生活行為、飲食習慣不良,導致血管壁逐漸變厚,其中一段就會出現狹窄,血管逐漸硬化,慢慢形成血塊剝落,一旦完全堵塞血管,就會造成突發性的心肌梗塞。 高血壓有「看不見的殺手」之稱,要想控制好血壓,除了飲食少鹽,養成定時測量也很重要,生病期間、腹痛、吵架等都可能使血壓升高,較好的做法是將血壓計放在床頭邊,早上睡醒量1次、晚上睡前休息5至10分鐘再量1次。 呂振升醫師補充提到,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高血壓標準值定在130/80mmHg,如果連續測量2週都在140/90mmHg以上,建議與醫師討論,找出原因改善或是用藥控制。 如果心肌梗塞不慎發作且患者意識清醒,應盡可能休息、靜止不動,由旁人盡速送往大醫院急診救治,等待救護車的時間,如果身上有阿斯匹靈可先服用,另外也可先於舌下含硝酸甘油片。若病患已昏倒,旁人可於周邊尋找是否有自動體外電擊器(AED),按照機器指示操作,搶救生命。 呂振升醫師提醒,近日天氣溫差變化大,容易引起血壓升高、血管收縮,出外應注意保暖,定期量測血壓並做記錄,飲食少油、少鹽和少糖,作息保持規律、養成運動習慣。40歲以後應定期健檢,若有家族史,可做心電圖檢查,提早發現問題並治療,做好預防措施。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冠狀動脈心臟病 又可分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血管硬化出現年輕化 建議養成測量血壓習慣
天氣温差變化大 慎防心肌梗塞無預警發作
·專家示警「1不以為意跡象」是最危險心臟病警訊 逾半數患者1個月內曾出現
·護心保健品恐都白吃了! 「1營養素」反增死亡率 醫示警:不是所有維他命都有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抗癌神医”的网络舆论战
- 0056、00713、00878股民破百萬,高股息ETF成為台股投資顯學
- 北部和東部出現38度高溫,酷熱將持續到週末,國健署提醒應注意「熱傷害2大徵兆」
- 「柯察鐵」、「王抗美」到「娜娜」,那些圖謀愛國財的虛假中國「歪果仁」
- 甲醇产品中的杂质及其控制(二)
- 《女性的世界史》:從國際比較來看台灣社會的性別秩序變遷
- 印尼線上借貸發達,民眾為買Coldplay和BLACKPINK演唱會門票而貸款
- 烏克蘭大反攻失利檢討:戰略野心太大,多點突穿反使自家兵力分散
- 省工商联将充分调动整合资源 为灾后恢复重建作贡献
- 雪兒《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旅行不如意從踏出門那刻就開始
- 《做自己的人生教練》: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這13個特點通常能在職場上發揮作用
- 《做自己的人生教練》:永遠別低估小睡15分鐘的力量——19項自我照顧清單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 雅化年产1亿米导爆管项目通过初步审查
- 【藝遊嚮導】7/11
- 《佛繫愛情》:無常為愛帶來痛苦,帶來無限
- 分科測驗數甲:數學教師指「難度是計算量造成的」,補教老師預估頂標、前標下移
- 泉州花灯 灯火璀璨中的千年传承
- 港國安警拘捕林朗彥等4人,涉營運「Mee懲罰師」支援「竄逃海外人士」
- 誕生在社會動盪之間,烏克蘭、台灣、香港的年輕獨立新創媒體如何夾縫求生?
- 黃子佼從#MeToo加害者角度提出的觀點,從荀子的「性惡論」來解讀更是貼切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