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25屆台北電影獎,台北題最佳劇情長片由《哈勇家》獲得。電影帶出的種
出生於宜蘭南澳鄉的獎最佳劇家庭導演陳潔瑤,在2016年推出執導的情長劇情片《只要我長大》,獲得第18屆台北電影獎最佳新演員、片哈導演、勇家原住剪輯、場荒劇情長片和百萬首獎等5項大獎,謬的民部是鄉長選舉該屆台北電影獎大贏家。到了2023年,落與陳潔瑤的種問劇情片《哈勇家》,同樣在台北電影獎拿下劇情長片,台北題並獲得最佳新演員以及剪輯獎,電影帶出的種且再度抱回最佳劇情長片。獎最佳劇家庭
談起《哈勇家》的情長起源,陳潔瑤表示「一定要寫部落的故事」,而《哈勇家》是從泰雅族的「GAGA」(規範)開始。陳潔瑤說:「『GAGA』需要很深入地解釋,並非三言兩語說得清。它是幾千前流傳的詞,到了當代可能被遺忘了,當然,以《哈勇家》而言『GAGA』統稱就是規範,或是傳統——我們要遵循的規則,進而成為一個人。泰雅族的「泰雅」意味著人,成為人需要有的規範、品格。」
陳潔瑤持續說:「至於『GAGA』在片中也是維繫家庭的精神,哈勇一家的喜樂、哀愁,從紛爭到凝聚的精神,就是我要闡述的,也就是『GAGA』。」
評審團認為,《哈勇家》細膩呈現家族的聚密情感,以一場荒謬的鄉長選舉,帶出部落與家庭的種種問題,素人演員群表現極為出色,場面調度與整體技術環節,拿捏平衡,打造一部平實卻溫暖的雋永之作。
致詞時,《哈勇家》監製梁宏志首先感謝台北電影獎的評審給自己與陳潔瑤導演的鼓勵,「7年前《只要我長大》拿了百萬首獎和最佳影片,還有最佳導演,奠定了我們開始這一路來一直的努力,接下來創作了《哈勇家》,最真誠的把這部電影拍得非常好」,「今天再得到這個獎真的謝謝你們。」
梁宏志提到,原住民電影在市場上很難得到回收,但《哈勇家》的投資者毅然而然的支持這部電影,「讓我們可以辛苦的把這部電影拍完」,也提到劇組在寒冷的天氣拍了3個月,歷經零下和下雪的日子,並感謝團隊的付出。
陳潔瑤導演致詞時,也提到7年前自己的第一個劇情長片獎就是在台北電影獎得到,「拍電影的路真的很長,沒有熱情的話會做不下去,我們的工作是苦多於樂,沒有熱情的時候會回頭想,我為什麼要拍這個電影這個故事。」
陳潔瑤也回憶自己的奶奶在1941年的台北公會堂——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堂——唱了一首歌曲,詮釋了部落少女的溺水事件,之後被拍成了電影《莎韻之鐘》,「那部電影讓後代的我成為了電影工作者」,之後也努力用自己的角度詮釋自己部落的故事。
陳潔瑤說,之後會繼續說部落的故事,會嘗試拍不一樣的題材,「會心甘情願的一直痛苦下去,跟所有電影工作者一起努力。」
導演陳潔瑤在後台接受訪問表示:「確實還滿希望能夠拿到最佳劇情片的肯定,因為這是肯定所有劇組。」監製瞿友寧也補充:「一個有愛的劇組真的很重要,這個劇組真的很有愛,彼此融入,我相信這份愛也是祖靈保佑,也希望能保佑所有電影人,而這幾年電影產業也很辛苦,但越辛苦也能開出很美麗的花。」
最佳劇情長片(粗體為得獎者)
- 一家子兒咕咕叫
- 哈勇家
- 查無此心
- 疫起
- 黑的教育
延伸閱讀
- 【2023台北電影獎入圍暨得獎名單】
- 《黑的教育》:與《犬山記》一樣,呈現男子氣概如何對男性造成災害
- 專訪《哈勇家》導演陳潔瑤:哈勇一家從紛爭到凝聚的精神,就是我要闡述的「GAGA」
- 專訪《疫起》導演林君陽、監製李耀華:後COVID-19時代,回望20年前和平醫院封院事件
- 專訪《一家子兒咕咕叫》導演詹京霖:最恐怖的就是賽鴿跟人類社會非常相像,每個人都深陷這場「困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丁肇九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