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街仔路採集誌》:鞋子造型「萬兩金」植栽&瓶罐「鳳梨頭」植栽

文:孫于甯、街仔集誌劉上萱

鞋子造型萬兩金植栽

「鞋子造型萬兩金植栽」是採兩金梨頭專業的造型植栽設計者劉阿姨與老公的傑作,以不再穿的鞋造型萬鞋子為容器,選用好種的植栽植栽植物組合而成。要得不多,&瓶只需陽光、罐鳳空氣、街仔集誌水,採兩金梨頭一雙舊鞋便能讓簡單生活繼續跑跳碰。鞋造型萬

  • 類型:植栽
  • 使用材料:空氣、植栽植栽陽光、&瓶水、罐鳳舊鞋、街仔集誌植物萬兩金
  • 尺寸:26.5cm x 12cm
  • 設計者:劉阿姨
  • 發現地點:台北市大安區,採兩金梨頭建國花市
12鞋子萬兩金主圖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在每到假日才會出現的建國花市裡,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劉阿姨這個有點「奇葩」的攤位了。攤位上展示著各種以生活小物改造的造型植栽:咖啡罐、啤酒罐、籃球、橄欖球、網球、羽毛球、網球拍、平底鍋、打蛋器、洗衣板等等,只要想得到的日常用品,都可以是植栽容器。

我們好奇詢問:「這些都是誰做的啊?」

初次見面的劉阿姨很靦腆地回答:「我跟老公一起做的,廢物利用啦!看到家裡有什麼,就可以拿來利用,慢慢想,慢慢弄,像創作一樣。」

快要七十歲的劉阿姨,二、三十年前與退休的老公一起投入植栽的世界,兩人憑著經驗與創意摸索,開發出一系列因應現代人忙碌生活,不用天天澆水的也活得下去的造型植栽。

阿姨說:「照顧植物、創作植栽很花時間與心力,每個作品都需要一直動腦筋,什麼植物適合配什麼容器、鐵線要怎麼彎才好看、植物的特性是什麼、要用什麼方法讓植物固定在容器上面、要怎樣讓買回去的客人容易照顧等,這些都要思考。現在大家都比較沒時間,想種植物又怕忘記澆水,所以我們就開發水草保溼的方式,加上把容器拿來廢物利用,這樣跟外面店家不一樣又有特色。我們夫妻倆,不管白天晚上,都在想要怎麼用,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呢!」

劉阿姨與老公假日來花市擺攤,平日也不休息,日日用最天然的陽光、空氣、水,以及無盡的心思照顧著工作室裡成千上百盆的植物。我們要離開攤位前,阿姨送我們一小盆帶有種子的萬兩金和一株積水鳳梨,我們像歐巴桑一樣上演推推拉拉、塞了錢又被退錢的劇碼。阿姨告訴我們:「照顧植物就跟照顧你自己一樣,記得喝水、放在通風的地方,就可以活得很好了,很簡單,回去試試看。」

劉阿姨的經典作品族繁不及備載,我們精選這個象徵劉阿姨人生下半場繼續熱情跑跳碰的「鞋子造型萬兩金植栽」與你共勉之。


瓶罐鳳梨頭植栽

「瓶罐鳳梨頭植栽」使用馬克杯、寶特瓶、空玻璃罐等裝水,再放上自家果菜攤的鳳梨頭做為擺飾。不論是在人來人往的市場,抑或居家使用,都能為生活創造有靈性的花園一角,還可保庇生意旺旺來。

  • 類型:植栽
  • 使用材料:鳳梨頭、各式容器、水
  • 尺寸:不定
  • 發現地點:台北市大同區,華果匯水果行 台北市大中正區,東門市場外圍鳳梨攤 台北市大同區,蘭州市場蔬果攤
P61_鳳梨頭環境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種起空氣鳳梨,咖啡廳、小書店、森林系的服飾店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有趣的是,我們在逛街市的過程中,也發現了類似的風潮,鳳梨攤、水果行、蔬果攤,都可以看到這款「瓶罐鳳梨頭植栽」(真的是切下來的鳳梨頭,加水放進瓶罐),彷彿是每間頭家的心頭小玩物。

我們問每一個眷養這種植栽的店家說:「為什麼要養這個?」不論男女、不論老少、不論國籍,他們總會回答:「好玩啊!」

華果匯水果行越南籍的老闆娘說:「就覺得好玩啊!聽別人說鳳梨可以這樣種,我就這樣種。只要泡在水裡,它就可以活,一個星期就生根了。」

東門市場外鳳梨攤夫妻檔說:「我們就賣鳳梨啊,隨手把切下來的鳳梨頭留下來,除了可以拿來當裝飾外,也是一種生命力的觀察啦!但要種在有養分的土裡,才能長鳳梨,種在這裡不會長出鳳梨,只是好玩啦!」

還有蘭州市場賣蔬果的花蕊嬤,也用隔壁水餃攤吃完剝皮辣椒、愛之味脆瓜的空玻璃罐裝水,放上自家果菜攤的鳳梨頭。花蕊嬤說:「安捏挖好勢,就水水,好玩啊,而且擺這個生意會旺旺來喔!」

我們發現「覺得好玩」是一件可以讓生活變得有情趣的要事。

P58_羽球拍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街仔路採集誌:無用之用再發現!看見台式加減美學》,遠流出版

作者:孫于甯、劉上萱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生活裡俯拾即是的「無用之物」,
正透過「用力生活」的人而重生!

街仔路,攤商街販的生活舞台。
架起五顏六色的大花傘,
凹一凹紙箱當作價格牌,
用奇異筆寫出「特選」「尚青」POP,
善用每一寸空間,拼湊堆疊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連鎖店與標準化之外,
那些絕無分號,一家子、一輩子打拚的攤販商家,
內裡包裹的,會是什麼樣的人生經營學?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一定要從手邊的東西開始想辦法
兩個女生的路上觀察,發覺到有點熟悉又不太一樣的日用品。隨手取得的寶特瓶,切開當作名片架,不再使用的紅色水盆,DIY就成了燈罩;破舊的球鞋,變身獨一無二的植栽容器……原來在攤商街販的眼中,「生存」便是「把無用變有用」,發揮創新與愛物精神,成就便利又便宜的耐用良品。

一本未曾見過的常民文化紀錄,翻轉你我對於「理想生活」的想像
在趣味物件的背後,更可貴的是人生的經營,就算只有一「攤」小天地,也有自己動腦筋想出來、用一輩子試出來的生意經。店門口的疊加置放、流動攤位的收納拆裝,還有在夾縫中展現的人情況味,它們或許未曾被言說,但形形色色的風貌,卻展示了街頭最蓬勃的生命力。

兩名作者透過實際行動,採集從街坊鄰里迸發的台式創意,涵括修繕的巧思、加減用的趣味、惜物的情分、手作的溫度,以及小人物修修補補、塗塗改改的生命故事。全書以活潑筆調幽默考察,宛如一場紙上紀錄片,帶你重新認識街仔路上的台灣生活風景。你會發現——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生活,也有細細走看、慢慢感受的價值。

T5036街仔路採集誌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王祖鵬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