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到1945年這段期間,戰倖最佳整整的生啟示寬恕化6年,地球上掀起了熱火朝天的解痛解戰火,如火如荼的苦尋煙硝味形成了濃郁化不開的氛圍。最後,求和雖然是戰倖最佳在廣島跟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場戰爭才得以劃下休止符,生啟示寬恕化但人類所付出的解痛解代價,以及對參與者的苦尋心靈帶來長期的傷害都是無法彌補的。尤其戰爭期間直接和間接死亡的求和人數,包括戰爭所帶來的戰倖最佳災難、飢荒和傳染病,生啟示寬恕化以及遭到納粹黨毫無人性屠殺的解痛解死亡人數將近7000萬人口,這其中有很多是苦尋因受虐而死,特別是求和在歐洲戰場上,有將近兩千多萬人是死於德國人手中。戰爭帶給人類不僅僅是喪失了自由和生活失去了平靜,無論是有參與戰爭的士兵們,或者是守候在家園的老百姓,在這段期間當中,所影響到的將是一輩子。
在心理學上,由於人類遭受到各式各樣內在衝突和外境種種的刺激,會產生不同的心理病症,其中有一種心理疾病是一輩子永難抹平與獲得療癒的,心理學上的名詞叫做「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種病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發生在許多曾經參與過戰爭的士兵身上,罹患這種病症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當中會產生極大的困擾。有的是對人產生極度的不安全、不信任感,極度地敏感,有時會因為一句話,馬上勃然大怒,翻臉不認人,如同變了一個人一般,也容易因細故而有些突如其來的過度反應,令他人錯愕。大多數患有此症的人,晚上都必須靠藥物或酒精來麻痺自己才能安眠,即便如此,還是很容易從睡夢中驚醒過來,這種症狀導致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專注於任何一件事物上,所以工作上一定會遭受到挫敗或困難。在美國有很多退伍軍人都必須依靠領救濟金生活,但這段時間,美國的經濟其實也有極大的困難,在負債將近18兆美元國債的隱憂下,要再去照顧這類民眾,就如同釜中生魚一般。因此如果沒有好好地輔佐諮商這些曾經出生入死的退伍軍人,有時也會成為社會當中無法預料的隱形炸彈。
這些症狀的罹患者,每個人所經歷的成長過程當中,也許是因為孩提時期的受虐或傷害,小至霸凌、精神和身體上的傷害或受虐,以及一連串深刻不好的經驗,也都會形成創傷後症候群。像是曾經面對過不少人因為最親密的家人往生,或突如其來的災變,也有眼睜睜地看著身邊的人血流如注地死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一輩子都要靠藥物才有辦法支持自己繼續去尋找人生的第二春。
二次世界大戰由於戰火的無情席捲和摧殘,幾乎是全球性的,許多人因此而家破人亡,原本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夕之間戲劇般地化為烏有,有的是情感上,有的是健康上,有的是精神上......。戰爭對人類帶來的傷害真的是無法以隻字片語來比喻,當然也有少部分倖存下來的退役軍人,但就如同前面我所講的,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力和充沛的生命力,是很難完整地走完一生。路易斯・贊佩瑞尼是很奇蹟的一位,在他97年的歲月當中,只能用傳奇來描述他的一生。他在17歲的時候,就以突破性的成績,拿下了全美長跑最創新的紀錄,在這之前他也曾創下多次全國紀錄,而且還是全國性的紀錄保持者。最後他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拿下極好的成績。就在他受到眾人矚目的 時候,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已然展開。他也應徵參戰,在一次任務中飛機墜毀,僅有兩位同袍和他一起靠著救生艇,在瞬息萬變的怒海中求生。厄運之神就如同在考驗他一般,就在他們漂流停靠在一個無人的島上時,卻很倒楣地被日軍擄獲,很長的時間在俘虜營裡接受著無法言喻長期的身心摧殘,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他沒有一天是快樂的。
二次世界大戰雖然結束了,但路易斯・贊佩瑞尼帶回家中的卻是一場遙遙無期的身心衝突大戰——他罹患了戰後憂鬱症,也就是創傷後遺症。他日日夜夜無法安眠,眼睛只要一閉上,所浮現的就是他在戰俘營天天被折磨的情景,以及和他一起受刑的戰友們,一個一個從他身邊離開的情景令他非常痛苦,經常想要輕生,尤其是戰俘營的領導,特別針對他,給予他極度的身心傷害。在戰後,甚至於他都想去日本尋求報復,就這樣夜以繼日地被這些負面的思潮不斷不斷地拍打著他受創的心靈。所以有4-5年的時間,他幾乎和酒脫離不了關係,他無法和人正常互動和溝通,情緒起伏變化不定,因為他常常想起那些戰俘營中長期不給他飯吃,以及固定輪流傷害他的士兵們的言語和肢體,及戲謔不屑的眼神,這些就像緊箍圈牢牢地套在他的腦海中,這種求生求死都不得解脫的日子,天天飽嚐折磨,連周邊的人也和他一樣極度地傷痛。
最後是他的太太和一位智者解救了他的靈魂,他找到了他的心靈歸屬,讓人生有了新的方向。最重要的是他獲得了「寬恕」真理的救贖,他徹底地解放原本仇恨的心。他甚至很勇敢地重返受創的地方,和那些曾經長期毆打傷害他的往日敵人,化解心中的怨懟,他以德報怨地選擇了寬恕他們,從此以後他的人生改變了,他心中充滿了平安和諧與安樂。
我覺得人生當中,最無法做到的就是對他人的寬恕。如果心中充滿了仇恨,不會是一種力量,其實是自我毀滅的方式。一個人如果一直怨恨著他人,是沒有辦法傷害到對方的,真正第一個受到傷害的反而是自己。寬恕是化解自己的痛苦,和他人尋求心靈和解的方式,才能替自己未來的人生帶來正面能量最佳的效果。這是我從路易斯・贊佩瑞尼所講的一句人生座右銘當中所得到的啟示。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許多人始終受困於內外障礙對身心產生的困擾,而無法自在地發展自己的人生。實際上,一個人終其一生都要在坦途之中求生,是從未聽聞過的事,任何人都無法因為彩霞的可愛或流水聽弦的歡愉,就可以永久持有。如同手中所握的酒杯,人生百年,何時曾看月對映一般?現實生活中的花繁柳密,要撥得開,才可以見氣度;人生遭逢狂風驟雨時,要站得穩,才是擔當。無論你現在處於再深的谷底,碰到再悲慘的遭遇,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涵容有度,瀟灑面對。最重要的是對於你所怨懟的對象,嘗試著伸出雙膀,用寬恕的心擁抱他們,你便會看到你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能量綻放開來。
※王薀老師書友會,熱烈舉辦中,詳請請點此參考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