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最高喝水法》:德國醫師的處方箋,竟然有「水溝味」的礦泉水?

文:陳君潔

德國醫師的最高處方箋裡有礦泉水?

在德國上課的時候,老師總是喝水拿出各式各樣的礦泉水考驗我們的意志力。

有一天老師神秘兮兮的法德拿出一瓶深綠色玻璃瓶身的水,告訴我們這瓶水非常特別,國醫大家都興致勃勃的師的水溝水想要試試看,誰會放過累積經驗的處方機會呢?班上大膽的男同學迫不及待的喝一大口,馬上就嚷著說:「哇!箋竟這是礦泉什麼?也太難喝了吧!?」「老師,最高這水壞掉了嗎!喝水?」

於是法德我與其他同學便小心翼翼的先嗅聞了水的味道,一聞發現:不得了!國醫這是師的水溝水什麼味道?怎麼飄著跟水溝一樣重重的異味?當下我也同意同學的說法,覺得老師應該是處方拿壞掉的水,故意測試我們是箋竟否能夠分辨,只能說第一位同學太冒失了,怎麼不多觀察一下就吞入口中呢?

這時候,老師露出一副「拐到你們了!」的表情,叫我們仔細閱讀瓶身的內容物標示,我們才發現這瓶水竟然有高達2000 mg / l 以上的礦物質含量,難怪味道不是普通的重,強烈的氣味讓人忍不住皺眉!複雜的礦物質含量,使得水的味道完全改變成苦澀又難喝的水。

老師宣布答案:「這是德國特有的藥用礦泉水唷!是需要醫師開立的處方箋,照著醫囑飲用的礦泉水。」透過老師的解釋才知道,德國有些礦泉水裡面含有大量的天然礦物質,這些天然的礦物質可以幫助修復骨骼、肌肉、增加鈣質,以及其他各式各樣因為缺乏礦物質或是電解質而產生的疾病,甚至能調節神經傳導穩定神經。

再加上,礦物質溶解於水中,若透過飲用礦泉水,身體的生物利用率高,也就是吸收效率比較好,甚至比吃藥來得的更有效率。所以德國的醫生,會把這些特殊的天然礦泉水當作處方箋,代替藥物開給病人服用。病人再根據自己拿到的醫囑,每天飲用醫生指定的礦泉水,便可以達到修復身體的效果。

經過這樣的解釋,班上的法國同學也回想起,在法國,有著許多有名的水療中心,大多是以溫泉為基底,如:Vichy薇姿及LaRoche-Posay理膚寶水。例如在法國的理膚寶水的水療中心,因為自然湧出的泉水含有天然礦物質與微量元素,醫生也會開立處方,指導病人浸泡或是飲用而取得皮膚、傷口、免疫系統等身體及心靈上的修復與平衡。

而在德國,這些藥用礦泉水都是經過當地的藥品管理署認證,且受到藥事法管理的。能標示藥用礦泉水的品項,都需要經過實驗證明有實際的醫療功效,符合醫藥及的裝瓶規範,並在出貨前完成檢驗,比一般的天然礦泉水規範更加嚴格。不只檢驗、販售方式如藥品般被把關,更不能像一般礦泉水打廣告,瓶裝的標示也特別嚴格要求,除了水源產地及內容物,還需要包含療效、基本飲用方式、注意事項以及副作用,就如藥品一般要詳細標示。

老師給我們試喝的那瓶礦泉水,除了高鈉含量外,還含有高濃度的鎂與鈣。對於缺鈣和運動受傷需要修復神經與肌肉的病患來說,就可以直接利用天然的礦泉水來修復身體,既吸收快速,又可以避免吃藥對身體代謝所造成的負擔,實在佩服德國人與法國人利用天然資源幫助修復身體的研究精神!

品水體驗:特殊成分能幫助身體修復的礦泉水

在德國的時候,我曾拜訪一間礦泉水廠,很幸運可以直接去參觀最初泉水湧出的源頭,這個源頭含有豐富鐵質的天然礦泉水,靠近水源就可以看到水流出後,因為碰到空氣而氧化形成的暗紅色鐵鏽沉積。我直接用手接了泉水來喝,感覺就像用了生鏽的杯子裝水而喝到充滿金屬的腐鏽味道。

在歐洲為了口感好喝,鐵質是可以從礦泉水中抽取出來的少數礦物質,但也有些廠商會特意保留鐵成分,作為含鐵的礦泉水,給予貧血、缺鐵的人飲用。

在歐洲,使用含鐵的礦泉水治療貧血的病人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當時為了治療貧血,以及提供戰場上的戰士安全又可以補充鐵質的礦泉水,像這樣含有鐵成分的礦泉水能幫助細胞再生、傷口修復,在以前戰爭時,會特別裝桶運送到戰場,提供給前線的戰士飲用。

相關書摘 ▶《最高喝水法》:觀察氣泡水的聲音、氣泡上升速度,就可以推測會有什麼口感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最高喝水法:台灣首席品水師教你正確喝水,深度改變健康與生活》,時報文化出版

作者:陳君潔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喝水,是需要學習的生活習慣和技巧

「喝飲料喝咖啡喝湯也算是補充水分吧?!」
「忙得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水?我每天都有喝呀!還能多講究?」

你是否也常有這些想法呢?

忽視喝水和各種讓人信以為真的喝水迷思,使得身體在不知不覺中發出「缺水警訊」,人一旦缺水,乍看沒有大礙,身體卻失去了正常運作的條件,還會累積許多對大腦和身體造成傷害的危險因子,換句話說,正確喝水,是最最基本的保養法。

最高喝水法(立封)Photo Credit: 時報文化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