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莎.米勒(Lisa Miller)、嬰兒瑪格麗特.羅斯汀(Margaret Rustin)、觀察關係麥克.羅斯汀(Michael Rustin)、母親母嬰茱蒂.沙托沃斯(Judy Shuttleworth)
內在世界
克萊恩(Melanie Klein)在治療年幼兒童時,和嬰觀察到一個心智及情緒現象,間的絕對她認為,外互這個現象不只是動有的重的向度兒童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干擾的結果,實際上它也受到出生後就開始運作的嬰兒心理機制及心理狀態形塑,兩者密切相關。觀察關係【註1】她的母親母嬰兒童患者在遊戲室裡的活動內容有很大差異,從原始且具體地演出他在關係裡的和嬰內在狀態,他對他人非常初始的間的絕對概念,到使用遊戲和語言呈現出其內在與另外一個完整的外互人有意圖的溝通的象徵性表徵。
克萊恩的動有的重的向度理論試圖說明早年心智歷程的運作情形,以及此運作造成的嬰兒心智建構。試圖使用語言來詳述語言成形之前(以及「前語言象徵思考」[pre-linguistic symbolic thought] 之前)的心智活動,當然會有很多問題。【註2】
且不管這些困難,克萊恩對內在世界的描述與近來的實驗研究發現確實有不謀而合之處。發展心理學在描述嬰兒期的發展時,強調的是嬰兒生物「本性」與外在世界環境之間外在、社交的互動。然而,很有爭議的是,嬰兒與外在世界的關係究竟是兩者之間的直接互動,或是經過內在表徵的歷程;若是後者,那麼是從幾歲開始。【註3】克萊恩認為心智生活(mental life)始於出生,而她工作的主要焦點一直放在內化的歷程,以及內化創造出來的內在心智生活的內涵。
克萊恩使用「幻想」(phantasy)一詞指涉心智活動最早的形式,這些活動從生命一誕生,就開始塑造並充實其內在世界。「幻想」指的是出現在嬰兒心智中的原始表徵,它們是(1)他自身的本能活動,及(2)他與環境接觸帶來的結果(Isaacs1952)。(「幻想」的拼法不同於原來常用的fantasy,主要是為了區分兩者的不同;後者指的比較是心智活動中有意識的象徵形式,像是白日夢。)
「內在客體」(internal object)一詞指的是內在表徵單位。當然,「客體」指的不是外在世界裡無生物的影像——這個詞指涉的是人,及人的某些部分,而不是平常所說的「物體」。採用客體一詞,而不用表徵,是為了區別,避免強烈暗示人心中有的與外在世界完全一致:這樣的完全一致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此論點認為,這些內在客體的第二個特質是,對嬰兒來說,這些影像有其真實性,當它們單純只是外在世界的心智表徵時,是比較成熟的經驗,兩者並不相同。
成年後,我們常以為外在世界多多少少就是我們心智內容映照出來的真實;然而,克萊恩認為,我們的內在世界早在嬰兒期就開始發展,所造成的結果之一是,它一直有自己的「真實」,嬰兒強而有力且具體地體驗著這樣的真實,雖然大部分發生在潛意識裡。
克萊恩的核心概念及她對精神分析的主要貢獻之一是,她認為內在世界有其自身的具體內在真實,而不只是外在真實的影像——雖然後者它也包含在內,程度不一。因此她覺得,我們應認真看待內在世界為個體內在運作歷程的所在,不能只透過觀察外在世界而直接推論;內在世界的變化作用在個體身上的力道並不輸給外在環境對個體生活的影響力。【註4】
這個嬰兒發展模式與為人熟知的互動模式之間,最重要的異就是這一點。原因是,雖然母親和嬰兒之間的外在互動一直具有絕對的重要性,它並不是母嬰關係裡唯一的向度。這段關係被內化為記憶,同時也被認同成為自我的一部分(與嬰兒的自我沒有區別),藉此,嬰兒獲取其內在生活。在個體內在,這段關係的心像從出生以降,終其一生處於不斷修飾、成長、停滯或惡化的狀態。
誠如溫尼考特(1950)所言,個體有「管理其內在世界的終生任務」。這個任務包括關注其內在客體的「活力」(vitality)(用史騰 [Stern] 的話來說)。【註5】此種內在表徵的論點不只如史騰(Stern)的理論所言,主張記憶會因外在世界的母親經驗而持續增加並更新,這些表徵也會主動從內在進行轉化(Bion 1965)。【註6】
克萊恩的工作焦點主要放在內在世界的歷程,這些歷程會有下列結果:(a)發展出「全人感」(包括自己和他人);(b)覺察到自己參與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中;(c)產生象徵形成(symbol formation)的能力,它呈現於想要溝通的渴望中,而想要溝通是此類關係的核心。
克萊恩的發展歷程論包含情緒經驗中兩種「典型」的形成(而不是現實情況的描述)。她稱它們為「偏執—分裂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與「憂鬱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註7】前者指涉的是知覺和情緒上的碎裂,後者指的是心智上的統整狀態。它們是一種位置(position),而非階段(stage),因為就某個角度來說,她認為它們是生存的基本狀態,終其一生隨著個體因應加諸在他身上的內在、外在壓力而交替變動。
用嬰兒發展的術語來說,嬰兒對生命的體驗始於偏執-分裂位置(零到三個月),再漸漸發展出從憂鬱位置體驗生活的能力(三到六個月);出生之後,嬰兒總有些時刻,似乎能在他與母親的關係中,感知到母親做為一個完整的人所擁有的內涵(Klein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