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敢问敢做 70.9%受访大学生感觉实习越来越早
“我希望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年轻时间来充实自己。”四川某高校大二学生黄艺菲在今年寒假前投出了第一份简历,人敢她的问敢求职意向是一份与互联网运营相关的线上实习岗位。第一次参与实习求职,做受早黄艺菲有些手忙脚乱,学生“我担心没有一家公司给我回复,感觉更担心入职之后能不能把工作做好”。实习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日前对2007名大学生进行的年轻一项调查显示:70.9%的受访大学生感觉近年来大学生实习越来越早了。66.3%的人敢受访大学生实习是为了提升对专业的了解,摸清未来方向。问敢 应不应该早点儿实习?做受早实习中不敢与同事和上级沟通,怎么办?学生从校园过渡到职场,怎样调整心态?感觉面对职场困惑,00后有什么看法,实习过来人又给出了什么建议?年轻 为自己打造“专属”成长计划 早在寻找实习公司之前,黄艺菲就收到过来自学长学姐们的“暖心攻略”,了解公司业务领域、针对性修改简历、笔试面试准备、实习协议和待遇……“通过实习可以接触不同类型的业务,慢慢地就可以探索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而在下一阶段学校学习中重点攻克这些知识。”这一点是让黄艺菲作出坚定选择实习的原因,在她看来,这是自己突破舒适圈的必经之路,“不要惧怕,也许我们会比自己想象的优秀”。 “实习开始时间的早晚没有标准定义,关键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李熙曦是一名就读于医科类大学的大二学生,虽然进入大学只有两年时间,但她早已在医院、科研所实习过。她觉得,选择一份实习工作最重要的是需要结合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不必纠结于何时开始实习,只要这个时间段对自己合适就好”。 这一点也得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李文宁的赞同。大一期间,李文宁就开始在乡村基层实习,之后她又去了一家事业单位实习。如何寻找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李文宁给自己做了一份专属成长计划,“我首先考虑这份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分析它和我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否契合,同时也会考虑自己现有的一些专业技能与工作岗位是否相匹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指出,三季度就业景气指数见底回升,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伴随新一届毕业生进入求职市场,就业市场压力依然不减。 黄艺菲在收到满意的实习offer后也对自己做了一次数据统计:用时半个月,投了20多份简历,修改简历3次,参与面试和笔试5次……“整个投递过程不轻松,进入实习岗位之后更不轻松,但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成长”。 面对挑战和压力,00后没有被动等待反而行动起来,相互“打鸡血”,建立起了正确看待实习与就业的积极乐观心态。 “不管未来是选择就业、考研还是出国,能够在大学期间拥有一段实习经历会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00后肖业静来说,从一名履历空白的“小白”成长为“新晋”职场人,大学4年的实习经历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沉淀过程。 “在尝试中寻找方向,年轻人要敢问敢做” 在实习过程中,肖业静发现很多学生往往把姿态放得很低,很容易出现“害怕出错”的心态。“我也担心过自己能力不足,面对陌生环境充满不适,不知如何开口与同事沟通,但只要积极主动,不要害怕犯错,大胆去试错,就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 “实习给予了我不断试错的机会,帮助我判断现有的职业规划是否符合个人预期,如果符合那就坚定地走下去,如果不符合也可以尽快调整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李文宁培养出了“观察前辈”的习惯,通过不断去观察身边的前辈以及同辈的工作方式、处事方式,认识和修正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的薄弱点。 “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年轻就要不断去尝试。”肖业静曾经在互联网广告公司、创业公司、快消公司多次实习,这些不同的经历,让她更加清楚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成了别人口中的“有经验的学姐”。 从英国留学回国的张童,在社交媒体上更新了一个名为“2022应届生找工作血泪教训”的帖子,一夜之间收获了上千条点赞。帖子“火”了,张童没想到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篇求职“避雷指南”,可以让境遇相似的同龄人“云”抱团取暖。之后,她又把自己的整个求职过程划分为“正确认知自我”“准备简历”“笔试面试经验”三个大专题,并详细记录下自己在每个阶段的心态转变以及应对办法。 拍摄不同行业的实习日记Vlog、毕业生发布求职经验帖子、组建“今天有收到offer吗”互动交流小组……在社交平台分享实习求职经验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分享方式也各式各样。在00后眼中,实习更像是从校园迈向社会的一张入场券,每一次的重新挑战,都是一次自我重塑。 “我的专业是医学,也许未来从事的领域已大致确定,但方向还有很多,我需要尝试不同方向,才能确定自己最终走的那条路。”互联网上有人喜欢用“躺平”来形容00后,但李熙曦并不认可,在她看来,从校园进入社会的过程中,年轻的00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迷茫,但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去面对、去解决,“每个人都在尝试中寻找方向,年轻的我们要敢问敢做”。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年轻人要敢问敢做 70.9%受访大学生感觉实习越来越早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2-07 09:46:49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 (哈尔滨亚冬会)中国香港代表团:“无雪之城”创造多项历史最好成绩
- 振興券排除電商,是在懲罰數位轉型的店家嗎?
- 台灣不負「螺絲王國」美名稱霸美國市場,業者:韓國是未來最大勁敵
- 客委會嘗試用「油桐花」和「義民節」人工打造文化認同,為何難以成功?
- 福建厦门:核查处置黑豆豆浆粉等9批次不合格食品
- 讓韻律體操回歸藝術本質,也許俄羅斯在東奧痛失雙金是個改變的起點
- 民眾對環境感受回穩,警戒調降到二級後,接下來如何與疫情共同生活?
- 《當政治成為一種產業》:重建「健康的競爭」提高選票貨幣價值,才能打破兩大黨壟斷的操控
- 产业向上,广东向“新”|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被遺忘的拉美──福爾摩沙懷舊植物誌》:那些很「台」的食物,其實來自美洲大陸?
- 随机阅读
-
- 日研究揭示糖尿病發病初期的新分子機制
- 《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末日列車》的末節車廂,就像是奧斯威辛集中營那樣的地方
- 《情熱書店》推薦序:「搭橋者」、「獨特性」和左派社會改革意識之獨立書店樣貌
- 戰國四大名將李牧:屢次打敗強大的秦國,卻被自己國君賜死的悲劇英雄
- 全市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全国检察机关第九次“双先”表彰大会精神
- 《管他去死是人生最大的自由》:人生需要「幹捨離」,「不抱歉的清理法」幫助你改變這一切
- 【2021金曲獎】最佳年度專輯《得力量 pulu’em》跨越語言隔閡,桑布伊:各族群互相支持欣賞臺灣會更美麗
- 【書評】劉梓潔《希望你也在這裡》:這是一本讀完以後會想模仿裡頭角色心情的了不起小說
- 辽宁省调整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措施
- 都市縫合──高雄鐵路地下化後的展望
- 【2021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田馥甄:用麥克風將無人知曉、不能言說的心事唱進歌裡
- 阿富汗機場炸彈攻擊美軍至少13死,犯案者是塔利班死對頭「呼羅珊伊斯蘭國」
- 「产品推荐」奶粉中质控样品系列标准物质
- 阿拉斯加「神鬼獵人」:男子每晚獨自與熊搏鬥,一週後海岸警衛隊直升機巧遇救援
- ?te壞特的「斜槓人生」錯了嗎?關於李錫錕教授的砲轟,我有三點質疑
- 「早餐店打線」的選球機器:回顧Bobby Abreu璀璨的大聯盟生涯
- 福建厦门:开展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 波特蘭成政治極端份子衝突熱點:極右翼舉辦「愛之夏」紀念活動,卻選擇了暴力而不是愛
- 大大小小的咖啡館算起來約有2700家,「清邁咖啡館文化」是如何開始的?
- 印尼移工Maya 利用在台工作的休閒時間,號召成立淨灘社團Universal Volunteer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