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槟榔“下架”风波:经销商暂缓进货,商超重新售卖

导读 超市店铺货架中展示出售多个品牌的下架槟榔产品。 (视觉中国/图)作为一种存在健康风险的槟榔产品,槟榔曾不止一次卷入争议。风波这一次,经销风暴席卷了...

超市店铺货架中展示出售多个品牌的槟榔产品。 (视觉中国/图)

作为一种存在健康风险的缓进货商产品,槟榔曾不止一次卷入争议。超重这一次,新售风暴席卷了零售终端的下架货架。2022年9月19日以来,槟榔国内多个城市市场监管部门宣布,风波要求食品经营单位不得上架槟榔。经销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商暂检查的缓进货商重点是超市、便利店等,超重部分城市商户在将槟榔单独陈列后,得以重新上架销售。

浙江省义乌市——本轮槟榔“禁售”发端地,部分超市已重新上架了槟榔。9月22日,义乌江东街道的一家超市店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只要将槟榔单独放一个货架就符合规定,商店已用一个五层高的塑料架子摆放槟榔。

南方周末记者以铁路义乌站为定位,在美团上搜索“槟榔”,发现周边仍有数十家超市在售卖槟榔。一位经营者主动表示,自己超市在售的四个槟榔品牌都能外送,“没有被禁”。

此前,9月15日,义乌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证实,浙江省内的食品经营者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制品,并表示之后将对销售槟榔的商户进行处罚。此后,贵州遵义、四川凉山、四川南充、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发出“不得将槟榔制品作为食品销售”的相关通知。

悲观情绪仍在槟榔产业蔓延开来。一位四川的“口味王”品牌的槟榔经销商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自己停止了短期进货,打算观望一下政策。

到底让不让卖?

多地发出“不得将槟榔制品作为食品销售”通知的背景是国家市场监督总局2020年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

上述目录未将“食用槟榔”收录在内,这意味着槟榔不能再颁发食品生产许可。2021年9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槟榔制品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不应再按食品对槟榔进行监管”。

2020年的政策变更,为何2年以后才进入公众视野?多位槟榔行业从业者提到36岁的歌手傅松因罹患口腔癌去世的消息——他在2022年6月发布的最后一条短视频中呼吁观众“珍爱生命,远离槟榔”,引发强烈反响。

经销商最先感触到市场变化。义乌槟榔经销商王磊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自己平时直接从湖南厂家拿货,再批发给义乌本地的大小超市。9月13日开始,部分的超市店主接到工商部门短信,通知“不让卖槟榔了”。此后几天,一些店主将下架的槟榔退给了王磊。王磊称,这些店主年纪偏大,被网上的舆论影响,以为槟榔被全面禁售了。

2022年9月22日,浙江义乌的一处超市内,槟榔被摆放在五层塑料架上售卖。老板表示,只要槟榔与食品分开摆放,即符合监管要求。 (采访对象供图/图)

王磊并没看到短信原文。他只在一个本地微信群内看到过一份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的红头文件,“说是槟榔现在是非食品类,不能跟食品放一起销售”。于是,一部分店主重新将槟榔上架,也有客户不敢进货,仍在观望。

9月20日,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管科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没有接到在全市下架槟榔的说法,而是要把槟榔当做‘槟榔制品’来销售,不得按照食品来销售。且要分区域售卖,槟榔不能跟食品混在一起售卖。”

尽管如此,王磊还是暂缓了进货,等待后续政策,“看到底让不让卖”。好在手头正好没什么库存,损失并不大。

四川省南充市的槟榔经销商卢广则表示,有10%~20%的客户退货了,或是打电话说不打算再进货。卢广本来每周从总公司进两次货,如今也打算暂停了。

他感到奇怪的是,自己经营的槟榔品牌在2021年就响应整改,从外包装上去掉了食品标识,而且被摆在单独的货架内。如此一来应当不算“按食品售卖”,但同样被要求下架。

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南充市中心的多家超市,被告知槟榔销售未受影响。而据成都日报9月23日报道,成都市人民中路上的几家副食店里也仍有槟榔售卖。

核心市场未受波及

根据公开报道,本轮槟榔监管风暴中,浙江、四川、江西等省份反应较为迅速,不仅市场监管部门发布通知,还实地走访商铺进行排查、宣传。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省份并不是槟榔消费大省。

卢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按照销量,四川在公司内部被列为三、四类市场,而一、二类市场则是湖南、海南。从业10年来,他感到四川市场增速最近几年明显放缓,“原因可能在于南充是劳务输出城市,来我们这里打工的湖南人不多”。

王磊也表示,义乌乃至于整个浙江的槟榔消费市场还不成熟。他的生意主要靠在义乌打工的湖南老乡光顾,“本地人基本不吃”。而据他估计,即使是销量最好的口味王槟榔,在义乌一年也卖不出10万包。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官网的一篇文章援引《湘潭市志》称,湖南人食用槟榔的习惯可以追溯至17世纪清朝初年。2011年,湖南省疾控中心发表的《湖南地区食用槟榔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湖南省居民咀嚼槟榔率为38.40%。

湖南以外,海南、广东、湖北等省份也是槟榔厂商眼中的成熟市场。其中,海南还肩负原料产地的重任。海南省槟榔协会的一份报告即提到,海南的槟榔种植面积达到全国95%以上。《海南日报》2020年10月提及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海南有230万农民将槟榔作为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1.37%。

2020年12月,海南琼中,种植和采摘槟榔是许多当地人补贴家用的生计。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图)

近十年来,湖南槟榔产业迈上了快车道。以产业重镇湘潭为例,2000年至2011年,其槟榔加工业产值仅由十多亿元增长至38亿元。但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已超过200亿元。新晋厂商竞相涌现,以至于湖南本地槟榔市场很快走向饱和。进军省外广阔市场,成为湖南槟榔巨头厂商的共识。

接踵而至的监管政策为槟榔产业踩下了刹车。2019年,国家卫健委在《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的解读中提到,要对长期咀嚼槟榔等高危行为进行干预,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2021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槟榔制品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同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9月22日,槟榔行业龙头企业口味王集团的一位前员工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目前行业都在自救,行业危在旦夕。”他表示。

(王磊、卢广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海阳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