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近5年至少40人死于养殖场沼气中毒事故!专家提醒注意这些事项
近期,四川省彭州市丽春镇一养猪场发生化粪池气体中毒事故,至少殖场沼气中毒专家注意造成7人死亡。人死彭州市应急管理局表示,于养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事故事项当地村民称,提醒主要系一名养殖场人员不慎坠入化粪池,警惕近年其他人员前去施救一并遇难。至少殖场沼气中毒专家注意 这并非第一起猪场沼气中毒事故。人死近5年,多省曾发生相关惨案,直接原因多为不规范的有限空间作业及盲目施救,少数因意外坠入化粪池中毒身亡。行业人士认为,猪场安全生产,除了提升个人安全意识,完善硬件配置,更重要的是设立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警惕不规范有限空间作业 近年来,养殖场高浓度沼气致人死亡的惨痛教训屡见于媒体报道。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四川、云南、广东、黑龙江、广西、湖北等省(区)都曾发生养殖场气体中毒事故。悲剧为何屡屡发生? 记者从多份官方调查报告了解到,猪场沼气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多为不规范的有限空间作业以及盲目施救。 例如,2021年11月29日,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玉术生猪养殖场发生一起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导致3人死亡,1人受伤。调查报告披露,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1位养殖场作业人员到闸阀井排放猪舍收集池的猪粪便水时,在无操作规程、无人监护、未通风换气、未进行检测合格、未佩戴防护用具情况下,擅自进入有毒有害有限空间闸阀井内开启排污蝶阀,发生沼气中毒意外,其他人发现后盲目下井施救,同样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致死。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甄峰向记者介绍,沼气是甲烷(约50%~70%)、二氧化碳(约30%~50%)、硫化氢(约0.1%~2%)等气体的混合物,出现人员中毒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甲烷、二氧化碳造成的窒息以及吸入硫化氢导致中毒。依据《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T1220.6-2014),二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900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18000mg/m3;硫化氢的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MAC)为10mg/m3,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浓度(IDLH)为142mg/m3。 如今,利用厌氧工艺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制取沼气已经成为养殖场的标配。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王先生向记者介绍,2009年,国家发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其中提到与养殖场粪污处理相关的3种工艺模式,而“厌氧反应池”在3种模式中不可或缺。养殖场通过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畜禽养殖产生的高有机物废水,不仅能够低成本高效率治理污染,而且还能制取清洁能源沼气和有机肥,利于打造循环农业。 来自广东清远的养猪人刘老板向记者表示,使用化粪池、沼气池处理猪场养殖污水成本可控,大部分猪场都会选择这种模式,但化粪池、沼气池不可以随便进入,相关从业者需要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对沼气的危险性认知不足,是致命风险。 应设置防护栏杆和警示牌 “猪场化粪池、沼气池有口的地方,要设置隔离带。”刘老板提到,从硬件的角度看,为避免沼气中毒事故发生,化粪池、沼气池四周应当设置围栏和警示牌。 浙江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养猪事业部总经理杨志华在关于猪场生产安全风险防范的相关研究中提到,猪场沼气池、粪污处理场所、用电设备等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为生产所设的坑、沟、池、升降口等有危险的地方必须有安全设施和明显的安全标志。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安全卫生问题,应设置劳动安全设施,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水处理构筑物的防护栏杆、防滑梯和救生圈等,并为职工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规范》(GB/T51063-2014)同样提到,厌氧消化器、预处理构筑物、沼液储存池等建(构)筑物应设置防护栏杆及盖板,并应采取防滑措施。 王先生提到,许多工程设计在实际落地中存在不规范、不合规的现象,像养殖场安全生产相关的硬件设施,并未做到定期排查和整改。而官方的执法监督,比较重视污水的检查,容易忽视像围栏这样的安全设施检查。 健全管理制度是根本 除了硬件配置,猪场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制度健全。 甄峰表示,沼气中毒多发于管理不善的小型沼气或户用沼气工程。我国沼气行业经过多年的转型升级,已经由传统农村沼气池逐步发展到以生物天然气为主要产品的规模化工程,对于有中毒隐患的环节,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方案,管理人员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一般不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杨志华认为,猪场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的忽视、管理不到位、对安全隐患未即时排查和处理等是猪场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广州一家养殖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猪场安全管理需要有专人负责,场内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的措施,且做到定期巡查。在化粪池、沼气池等危险空间及附近作业时,一般是2人一组,且需要系带安全绳,若发生意外中毒事故,会启动完善的应急预案,而不是相关人员在没有佩戴防护面罩的情况下慌张盲目施救。 刘老板提到,养殖场员工固然需要提高个人安全意识,但企业的管理制度同样重要,尤其要重视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以及日常的安全培训。许多大型养殖场会定期组织安全培训,通报安全问题,修正行为规范,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鑫 【来源】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新牧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微课:浓缩教学精华,助力高效学习
- 第24届北京市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大赛培训研讨会召开
- 这一次,我们把最地道的新疆羊肉带来了| 南疆风物志⑤
- 发改委:53种消化类药品最高零售价平均下调17%
- 因地制宜、活化利用,让建筑成为美丽乡村新名片
- “天翼杯”美术书法精品展、熊猫首都·生态天堂
- 行大农牧孟宪壮:未来中国养猪业要从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转变
- 7月1日起 城镇职工医保实施新政
- 网游消费激增 如何避免“宅娃”荒于嬉
- 马上开始报名!北京多区公布2024年幼儿园招生工作安排
- 一年前照過大腸一切正常,為什麼會突然患上大腸癌?
- 蔥白丟掉太浪費!中醫「1私房飲」改善夏日冷氣病
- 中國代表:強烈譴責一切針對婦女和女童的性暴力
- 全球第六座!龙湖•紫宸落子青岛西海岸新区
- 三十五中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宣传低碳生活
- 加强医疗协作 共谋医院发展
- 网络购物、智能家居……数字经济下的青年生活有何变化
- 抗疫、漫画、追星、拍Vlog……这届90后护士另类又强大
- 广西桂林深化光盘行动成果 共守文明城市风尚
- 【插畫】大方按下「不想讓座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