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夏季,焦虑、抑郁的高发季节

医生查看患者病情

 

 

  近日,夏季有市民打进本报健康热线,焦虑节反映最近天气闷热,抑郁让人感觉疲乏无力、发季睡不好觉、夏季吃不下东西……心情异常郁闷,焦虑节这些状态是抑郁不是焦虑与抑郁的征兆呢?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发季增大,焦虑和抑郁也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夏季一种“隐形”疾病。目前,焦虑节据各国研究资料显示,抑郁焦虑、发季抑郁已经成为现代的夏季流行病。而令人担忧的焦虑节是,对于焦虑与抑郁状态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清楚的抑郁认识,不少人不敢正视,增加了焦虑、抑郁状态的诊断难度。

  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白良副主任医师,请他谈谈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话题。

  正确认识焦虑、抑郁

  白良介绍说,焦虑、抑郁与精神分裂不同。焦虑、抑郁患者从表面看上去可能很正常,但内心却处于极度虚弱和绝望状态,他们常常自问:“我到底怎么了?”自身的状况让他们感到恐慌,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出现了焦虑或抑郁状态,更不会想到尽快去看医生。

  正是由于焦虑与抑郁状态的这种特征,容易与常见的躯体病症混淆并受其掩盖,又容易与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变化相混淆,加之患者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不敢正视问题的存在,所以加大了焦虑和抑郁状态的诊断难度。一些患者就是由于没有及时的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最终导致病情加重,甚至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焦虑和抑郁状态并不是简单的“心情不愉快”,它与正常的情绪低落是不同的,二者已经超越了正常变异的界限。患者常常有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严重患者甚至有自杀的倾向,是一种可能会危及生命的疾病,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遇到烦恼有焦虑不安和郁闷的心情,属于正常的情绪波动范围。在炎热的夏季里,天气闷热对人体机能存在一定的影响,一些人因为情绪上的原因,感到心情不适,但并不是说他们就出现了焦虑和抑郁状态。正常的情绪波动与焦虑、抑郁状态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正确认识焦虑与抑郁状态。

  怎样断定焦虑、抑郁状态

  焦虑和抑郁状态该怎么断定呢?为此,白医生向广大读者介绍一种简便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自我诊断方法。

  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面临各类重要事情发生时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的表现,并且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现象,这些状况都属于正常反应。但当你感到非常焦虑、紧张、烦恼,而且这种情绪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你也许出现了焦虑状态。

  通常情况下,我们断定焦虑状态,从情绪和躯体两个方面的症状来判断。主要表现在:出现与情况不符合的过度害怕与紧张;总是担心可能会有大难临头;对社交场合感到过度难受、不适应;害怕人多拥挤的地方,不敢乘电梯;反复思考一些事情,自己明白没有必要,但不能控制;不停地洗手,反复检查门锁是否关紧;失眠、多梦、容易惊醒;手脚发冷或发热潮湿,或者乱抖动;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喉头梗塞感,口干舌燥;皮肤发麻跳动,坐卧不宁。

  那什么是抑郁状态呢?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出现情绪抑郁是常有的事,但是这种失落、沮丧一直挥之不去,长时间缓不过劲来,这就可能是抑郁的征兆了。如果在以下9种症状中,至少有5种症状几乎每天都存在,并且持续2周以上,而且无明显的躯体原因,就应该警觉自己是否是抑郁状态了。

  抑郁患者常有以下9种症状:持续失眠或嗜睡;整天情绪低落;体重或食欲明显改变;可觉察的焦虑不安或行动迟缓;过分自责或感觉自己无用;持续犹豫不决或注意力无法集中;感觉疲劳或丧失精力;对日常生活的兴趣减退;死亡或自杀的念头反复出现。

  怎样防治焦虑、抑郁

  面对当今社会工作竞争和生活压力,我们应该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正视现实,明鉴自我,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适应环境。当工作、生活压力让你透不过气来时,找个知心朋友谈谈心、聊一聊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放松心情、适当转移一下注意力都是有效方法。

  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远离焦虑、抑郁的法宝。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而有焦虑、抑郁状态的人正是缺乏这种能力。

  生活中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每当遇到这些不开心的事物时,我们应该用乐观、健康的心态面对。即便是出现焦虑、抑郁的状况,也没什么大不了,不必害怕,及时寻求医生帮助,病情会得到改善或治愈,他们会让你在灰色世界里重见灿烂的阳光。

  一旦做出焦虑或抑郁状态的诊断,不必担心,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常见的是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经过医生的规范治疗,患者的病情会得到改善、康复,及早抛开沉重抑郁的心情,享受美好生活。

  记者 高菲菲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