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别让网购食品变成“纠纷食品”
啥商品网购纠纷多?纠纷食品司法大数据给出了答案。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特点和趋势(2017.1-2020.6)》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媒体在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中,别让变成食品类纠纷占比接近半数,网购为45.65%。食品(2月8日《法治日报》) 新《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纠纷食品食品法典,由于以最严谨的媒体标准、最严格的别让变成监管、最严厉的网购处罚、最严肃的食品问责“四个最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受到舆论好评和期待。纠纷食品数据显示,媒体截至去年11月底,别让变成2020年国家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9.0%。网购不过,食品网购食品纠纷占比较高,这一情况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如今,各类食品都能搭乘“电商快车”进入千家万户,网购食品也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然而,实际消费体验与公众期待存在一定差距,比如说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语境下,30.78%的争议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这不免让人对网购食品安全性产生忧虑。 食品安全问题是拉高网购食品纠纷的第一个原因。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网购食品安全问题多?有法律人士认为,法律规定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无须取得许可,这使得入网的食品经营者资质不能得到保证,食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似乎是根本的原因。 法律的确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基础,法律一旦有“针尖大的漏洞”,问题食品就会有机可乘。但食品安全问题不完全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制造的,其他食品也存在某些安全问题,最好彻底摸清造成网购食品安全问题的所有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鉴于此,既要对照“四个最严”查找原因,也要对网购食品纠纷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找到引发纠纷的具体原因。要想减少这类纠纷,须以具体原因为导向进行彻底整改,让网购食品回归安全食品。 消费者选购网上食品,不能直接对产品进行甄别,而是要隔着电子屏幕,根据图片、视频和文字描述来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网购食品的安全性应比线下食品更有保障,从商家到电商平台再到监管者,都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凡是商家原因造成网购食品安全问题的,电商平台既要用最严厉的处罚惩戒问题商家,也要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网店审核。如果是电商平台没有尽到审核责任和日常监管责任,监管部门应当以最严厉的处罚惩戒失责的平台。只有层层“最严”,才有望减少网购食品纠纷。 尤其是《电子商务法》第十条规定“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无须取得许可”带来的漏洞,究竟应该通过完善法律还是完善执法来补漏,值得思考。总之,这个漏洞亟须补上。眼下,从电商平台到监管者都应该把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纳入重点监管,不给问题食品上网机会。 此外,商家虚假宣传也是网购食品纠纷占比高的一个原因。数据显示,22.56%的纠纷案件中消费者认为卖家的销售存在虚假宣传或其他欺诈行为。这不仅需要商家实事求是地宣传自家产品,也需要有关部门依据《广告法》相关规定,对食品网店的宣传加强监督监管。 老 鹰 漫画/陈彬媒体:别让网购食品变成“纠纷食品”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2-09 08:57:37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贴秋膘”要注意什么?
- 靠花式骂人开网店,这届代骂有多“刑”
- 上海姑娘编纂节气白皮书:沉淀出时代对节气文化的参与痕迹
- 天下晨間新聞 道瓊一度瘋漲1600點,漲到券商當機|天下雜誌
- 一种鳀鱼提取物的开发和生产工艺研究(二)
- 天下財經週報:台灣經濟成長開紅盤,可望全球一枝獨秀|天下雜誌
- 高温下的坚守:宿州铁塔坚守一线 全力保障线路畅通
- 我国成品油价格今日迎来上调
- 两会公益观察丨张颐武:互联网公益“中国样本”值得全球来参考借鉴
- 铁路部门优化完善12306旅客信息服务功能
- 埇桥区:打造“放心家政” 服务万千家庭
- 天冷喝紅豆湯 營養師讚「6大好處」!護心血管、促排便都有幫助
- 电子科大校长借《孤勇者》寄语新生: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生际遇
- 內需消費旺到明年!台股強漲「年底有望衝萬八」
- 天下財經週報:花小錢買大股的盤中零股交易,暗藏什麼風險?|天下雜誌
- 重庆审计:6家失信企业获得财政补助,177所学校挪用义务教育资金
-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源解析及风险评价(二)
- 供应偏紧成本增加 近期鸡蛋价格上涨
- 險!因感情問題心情鬱悶 男突闖台鐵軌道
- 让爱的暖流溢满宿州 ——我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