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银河系中心黑洞缘何不“贪吃”—新闻—科学网
上一篇 下一篇作者:黄辛 林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9-17 18:54:24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本报讯(记者黄辛 通讯员林清)很多人可能认为黑洞是吞噬一切的,但其实我们居住的科学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就不那么“贪吃”。9月14日,家揭记者从中科院上海天文台获悉,河系黑洞中外科学家对黑洞的中心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这项进展有助于理解为什么银河系中心虽然拥有一个巨大的缘何黑洞,却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不新活动性。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已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闻科 黑洞是学网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它的贪吃超强引力会吸积周围的气体,形成吸积流。科学这些吸积流在向黑洞下落的家揭过程中会将引力能转变成气体的热能,从而在许多高能波段(如X射线)发出强烈的河系黑洞辐射。 几乎所有的中心星系中心都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通常认为,缘何黑洞吸积周围物质而发出强烈辐射就是宇宙中能够持续发光的最明亮天体——活动星系核的能量来源。 奇怪的是,宇宙中的大部分星系,包括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其核心虽然也有巨大的黑洞,但是并没有出现强大的辐射,相对于活动星系核而言,它们显得非常平静。比如我们的银河系,其核心在X射线波段的辐射比一般活动星系核的辐射强度要弱11个数量级。 同样是超大质量黑洞,为什么“贪吃”的程度差别如此巨大?这一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天体物理学家的难题。 科学家猜想,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之一,可能是由于大部分的吸积流进入黑洞势力范围后,在往黑洞下落的过程中损失掉了,这些损失的气体以外流的形式逃出了黑洞的俘获。但这一设想仍存在争议,就连外流是否存在也一直是个未解决的问题。 直到去年,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袁峰等人通过大型计算机的数值模拟研究,从理论上首次证明,外流必定存在于黑洞吸积流中。 该研究基于对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的详细观测数据的分析,将观测目标指向了一处名为人马座A*的区域,这里是银河系的中心所在。计算表明它的周围半径约4角秒的范围可视作中心黑洞的势力范围。中心黑洞附近的大质量恒星产生的星风物质进入这个区域后,其运动轨迹将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受到严重的扭曲,但并非一定会落入黑洞,也有很大可能会被加速甩出这个区域,这就是本项研究工作所关注的气体外流。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气体中铁元素的发射线,证明了外流的确存在。具体来说,该项研究表明,大约99%的进入黑洞势力范围的气体最终没有被黑洞吞噬,而是以外流的形式损失掉了,只有1%进入了黑洞视界。视界是黑洞的真正边界,任何进入黑洞视界的物质,包括光,都不能逃脱出来,所以视界之内是绝对的黑暗。任何物质进入视界都将有去无回。 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显然对我们理解黑洞有巨大帮助,它表明黑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来者不拒”,而是“非常挑剔”!至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袁峰等人的研究认为,只有“牺牲”掉大部分外流,才能带走吸积流的能量和角动量,从而使得小部分气体“修成正果”——落入黑洞。 理论研究表明,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气体非常弥散而且炽热,黑洞就难以捕捉和吞咽。而那些驱动活动星系核产生强大辐射的“贪吃”黑洞,是因为它们拥有足够多又冷又密集的气体资源。 袁峰说:“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发现,它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吞吃周围所有的东西,那些东西虽然诱人,大部分却是难以下咽。” 研究表明,宇宙中大部分星系核心发生的其实都是这种模式的吸积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星系核都显得如此暗淡的重要原因之一。 袁峰表示,银河系的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样本,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超大质量黑洞,因此也是研究吸积过程最理想的宇宙实验室。 《中国科学报》 (2013-09-17 第4版 综合) 更多阅读 《科学》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诱人”的贪吃东西大部分“难以下咽” 科学家揭示银河系中心黑洞缘何不“贪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