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带秤吃饭、精准作息…这些年轻人为何热衷“量化生活”

带秤吃饭、量化生活精准作息…这些年轻人为何热衷“量化生活”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11-04 08:34:07 【字体:小 大】

  自从把减肥列入人生计划,吃饭栗轩每次吃饭都会带上一台电子秤,精准计算食物热量精确到克;为了走出失败恋爱的作息衷阴影,Jojo设计了一套情感量化体系,年轻帮她发现感情中真正的何热需求;刚刚工作的L参加了100天阅读自律营,今天她看完了《成为可怕的量化生活自律人》,在豆瓣上标记:这是吃饭今年看过的(第)23本书,距离目标还差7本……

  越来越多的精准青年人开始把生活数字化,并把这种新方式命名为“量化生活”。作息衷量化人生目标、年轻精确时间管理让人生具有目标感、何热掌控感,量化生活但也带来了哲学方面的吃饭讨论:人的生活究竟能否被彻底量化?

  人生不该虚度,可人生必须量化吗?精准

  量化生活

  健康监测精准作息

  数值影响行动和心情

  其实,“量化生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7年,由《连线》杂志编辑加里·沃尔夫和凯文·凯利提出,并给出定义:一场(在)个人日常生活中(通过)用输入、状态和表现这样的参数,将科学技术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革命。

  “量化生活”核心在于将生活数字化,把目标用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更加强化自我认知。借由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借助工具,将自己的行为转化成精准的数据,践行健康量化管理。

  “我现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环看睡眠时间。”李小姐说,她每晚都戴着监测睡眠的手环睡觉。入睡时间、深睡时长、睡眠周期、心率血氧,这些数值的量化会影响她的行动和心情。

  “看到前一天入睡时间早,我心情会很好,感觉一天都有精神;如果看到晚上1点钟才入睡,只睡6个小时,会觉得自己没睡够,悔恨自己怎么这么晚才睡。”现在,小李越来越在意睡眠评分,“纯粹是为了了解自己”。

  三年前,白鹤拥有智能运动手表之后,开始更精准地监测自己的运动表现。一次,白鹤在户外骑行中忘记开运动手表,没有数据的反馈,让她顿觉“白骑了”。智能手表有一项“合环提醒”:给自己设定运动计划,手表会为她计算每天是否达标,达标后,手表会显示圆满合环。为确保合环,每天睡前,白鹤会戴着手表在屋子里溜达一会儿。

  自从把减重作为目标后,栗轩开始了每天1500千卡的“食物修行”。这套方案,来自于栗轩精确的体重管理计划,他计算自己的BMI值(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以我177cm的身高,我的BMI始终游走在合格的边缘,但凡晚上多吃一点,BMI就会飚过24。”

  为了进行体重管理,栗轩报名了三甲医院科学减肥知识分享课,“医生系统讲解了减重的底层逻辑——热量缺口,即热量摄入小于热量消耗。”第二天,他计算了一天吃掉食物热量和运动消耗,“根据能量缺口理论,我应该日均减少500千卡的热量摄入。每天保持1500千卡热量,体重才能缓慢而稳定地下降。”之后的100天,他开始了每日1500千卡的“热量修行”,并开始每一餐都会把食物称重,精准计量自己的每餐热量摄入,在健康监测App上记录,规划1500千卡在三餐内的分配。

  为了精确计算自己的热量摄入,栗轩每天带着食物秤去吃饭,成为了食堂一景:用餐盘盛完所有的饭菜之后,先称总重量,然后逐一称量,记录食物对应的热量:鸡腿、米饭这些比较好单独测量的饭菜就精准记下来。而那些不好称量的汤汤水水,他则在全部吃完后,把剩菜和空盘一起称重,“这样刚才测量的总重量减去剩下的重量,就是这顿饭的重量。根据分量估一下,再记录到App里算热量。”

  三个月里,他基本做到了饭不离秤,最终减掉了5公斤体重。“因为只有在精确的基础上,你才能拥有对减重整体进程的掌控,并获得相应的正反馈。”栗轩说。

  量化时间

  避免消耗远离焦虑

  寻求时间利用率最大化

  时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量化刻度,但也最易被忽视。

  9年前,刚从知名院校硕士毕业的潘宇宽,因为缺少量化时间的科学自律方案,总觉得自己处在焦虑不安中:“找不到值得去做的事情,每天除了上下班,不知道该用自己的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

  后来他开始系统钻研国内外时间管理著作,持续践行、优化、改进,并系统记录每日时间开销,优化自己下班后的时间管理,尝试各种方法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量化自己的时间和人生目标。

  如今,他能精确到将每周工作的80个小时“五五开”分配:各分配40个小时给本职工作和副业,他的副业正是一名时间管理训练教练,在公众号上写文章、做直播、开自律营,帮助更多人管理时间和人生方向。精细时间管理后,宇宽至今已输出关于时间管理的内容有42万字,还有近2000条视频。

  “对于拖延症,很多学员都想知道怎么能高效利用时间。”潘宇宽表示,把生活量化之后,效率、效能这样的物理或金融概念,常常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他说自己常谈到一句话,“如果把每天的86400秒看做资产,我们应当去追求持之以恒的幸福和快乐,而不是刷视频、刷社交网站这种三分钟的及时享乐。”

  具体如何做,他为学员给出了重点指导思想:先设定人生大目标,再把它拆解安排到每天的日常生活里。他建议,把一开始的难度降到最低,从每天15分钟开始践行。

  潘宇宽认为,计划要为结果服务,“结果导向非常重要——你的目标可以是家庭生活、个人提升、生意业务、兴趣培养,找到一个最契合你的方向,去实现你的利益最大化。”

  他为有志于进行时间管理的同学开设了自律营。本质上,他想做的并不是简单地监督别人打卡,或者指定量化计划,而是帮助大家厘清人生目标,“时间管理因人而异,不要为了量化而量化,要根据自己目标的时间颗粒度进行计划。”

  潘宇宽见过有学员一天只睡4小时,把每天的日程精确到每小时,毫无喘息时间,晚上12点再复盘几千字的内容之后,更加感到疲惫,“早睡早起固然是好的转变开端,但自律不止有早睡早起,应该多思考怎样寻求时间利用率最大化,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量化情感

  走出低沉拒绝恋爱脑

  直面自己的需求为情感找答案

  Jojo的上一段恋爱谈得很疲惫,她不明白,跟当初那么喜欢的人谈恋爱,为什么会让自己精疲力尽。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Jojo设计了一套情感量化体系。

  Jojo的本职工作是用户体验设计,“我的工作习惯就是先从用户需求分析,所以就尝试去概括了一下自己的需求。”Jojo在理性分析了自己的情感经历后,整理出一份感情打分模型。在这份百分制模型中,主观的喜欢程度和理性的个人需求各占50分。个人需求也进行了两级划分,情感需求、生理需求、物质需求分别占据30分、10分和10分;情感需求中,日常陪伴为8分,伴侣给予的安全感为10分,双方对这份感情的信心占12分。

  如果能直面自己的需求,感情中的许多委屈也许就有了具体的答案。

  Jojo和前男友还在一起时,对方经常会出去和朋友喝酒,Jojo经常要等到夜里两三点才有5分钟的通话时间,对方匆匆说了晚安就去睡觉,“类似的例子有很多”。

  Jojo曾为前男友打分:陪伴4分,安全感5分,信心3分。生理需求5分,物质5分,尽管喜欢有45分,但整体加总只有67分。

  “该走的人和该挂的科一样,保不住。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打了一次分,没及格。最终我下了决心,分手。”Jojo说。

  当需求以量化形式展现出来后,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情感:“之前一直靠心动维持着的恋爱,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Jojo说,情感需求包括陪伴、安全感,这些在这段感情里都没有被满足;因为异地,拥抱等生理需求也无法满足。总结来说就是,喜欢得不到回馈、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即使再喜欢,也只是内耗,非常累,“所以最后我说了分手”。

  这种给心动的对象打分量化情感的方式,或许能让恋爱决策更加理性。不过,感情真的可以量化吗?Jojo进一步解释说:“说到底,量化情感的意义是让当事人更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不是一心动就不管不顾——因为心动和恋爱是两回事儿,需求明确后,更有助于节约精力和时间。”

  不要以为将感情和需求理性量化是女生的专属,一些男生也在本能地进行情感量化。

  “有个朋友,他最后选择和一个他并不喜欢的女生结婚,因为那个女孩能够给他提供情绪价值、生理价值。他能很明确指出另一半的好:她能时刻包容他、理解他,为他做饭等等。”Jojo觉得,在情感里,男生更理性,更擅长量化。

  反思

  量化人生 更有安全感还是困于理性?

  要实现全方位的量化生活,需要持续追踪。有网友晒出自己的“量化人生”功课:用苹果系统上的时间追踪软件做比较粗的学习时间记录;然后通过印象笔记中的电子手账五色标记全天时间轴;每天睡前复盘花费30分钟左右,每月简单做月复盘。该网友表示:“虽然有点繁琐,但过一段日子回头看仿佛可以一下子回忆起当天在做什么。”

  当然,也有人提出疑问,目标导向和精细管理,究竟是让年轻人更有安全感,还是会被理性困住?

  “我认为年轻人选择量化人生总体来说是一件好事。这表示年轻人都有自己大致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并且愿意为完成目标去找方法,去思考和行动,这比没有目标或者盲目努力好多了。”网友@休眠的火山说,之前她准备留学,定好了目标院校和专业后,就去搜集申请到这个项目需要达到的各方面指标:GPA 、雅思、实习经历、科研项目经历等等,然后安排这些事情在约一年内完成的先后顺序,最后再挨个击破,如今顺利申请到自己心仪的学校。

  这是她打胜仗的经验。在她看来,自律是一种生活态度,“量化就是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选择使用的工具,帮助我更高效科学地掌控生活。” 网友@休眠的火山说。

  不过,曾在哲学专业攻读博士的毛欣欣对量化人生有自己的看法,“其实量化是一个更接近于工具的手段,现在大家用更接近于统计学的标准,不断用更精确的方式,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径。”

  在她看来,有目标是非常必要的,但量化的方法只是通向目标的途径之一,“关键看量化所服务的目标,是不是一个人真正想要的。量化本身并不是目的。”

  “某种程度上,大部分人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很容易被工具反向掌控。”在毛欣欣看来,过度精确与理性,也会造成另一个后果——个体感受的迟钝。现在大家过度依赖用外部标准数据量化自己,依赖所谓的理性化、数据化,逐渐“放弃”依赖自身的感觉,数据化人生会造成一种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错觉,让人丧失本能的感觉。

  量化无疑让生活高效与精准,但在人生与哲学层面,量化人生的精密,也对传统生活方式提出了挑战。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本,“远观山色,近观人情,中观自己”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显然是难以被量化的。那么,在科学和理性主导的世界里,人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以及对价值的追求,是否也应该一并交给科学理性来量化呢?

  “面对人的全面数据化,我们也需要再次从哲学上反思,人的本质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在《“数据化生存”:被量化、外化的人与人生》一文中提到,虽然人的数据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服务与管理的高效、精准,但这也意味着很多时候人不再被看作是具有独特体验与丰富境遇的生命,而是被简单粗暴量化的对象,或者无差异化计算的数字,“以人为本”可能会逐步转向“以数字为本”……与人相关的数据维度的不断丰富,并不意味着数据对人的反映是完整的,也不意味着人的一切都可以由数据塑造,仍然有一些人的本质属性,无法变成数据,或者不应该成为数据。

  文/记者 张知依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