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名校“转公”落地:家长最担心师资不稳定
时隔半月,心师北京海淀家长刘晓谈起孩子幼升小的稳定电脑派位结果时,仍然很高兴。转公“孩子运气好。民办名校”他说。落地 2022年6月29日,家长刘晓的最担资孩子“二派”成功,“派到了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心师这学校在海淀算第二梯队,稳定挺不错的转公。” 第一轮派位落空,刘晓心里还有些着急,没想到第二轮赶上了政策红利。 “政策红利”,指的是5月30日北京海淀区教委关于规范“公参民”学校的新政。新政规定,包括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等在内的7所民办学校将调整办学性质,转为公办学校。海淀区教委表示,7所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后,海淀公办教育总学位将增加一万个左右。(相关报道详见《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靴子落地 “名校办民校”谋求出路》) 新政因七校中包含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等名校而引发关注。同一时期,陕西、杭州等多地不少知名民办学校也转设为公办学校。这场变化,影响了学生、家长的择校计划,也改变了老师、校长的教学、管理思路。 民办学校转公,最明显的变化在于两个方面。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研究分会副理事长马学雷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一是“上学免费,学校收入来源于教育财政拨款”,二是严格按照公办学校划片招生,不能再跨区抢生源。 以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为例,2021年该校的招生范围面向整个海淀区,今年转公后,该校只面向三个片区招生,即万寿路学区、永定路学区、羊坊店学区。 刘晓孩子所在的海淀区,采用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入学途径有公办初中登记入学、公办寄宿入学、民办校入学、派位入学。 家长可以填报多所平行志愿,志愿学校的数量根据片区学位数量决定。这体现了登记入学优先,就近入学的原则。但当登记入学学校的学位数量不能满足所有登记入学的学生人数,出现“爆仓”的情况时,学生会被调剂到其他学校。 第一轮派位中,刘晓孩子的第一志愿是海淀区五一小学,落空名校转公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高压制备纽莫康定B0的中试研究(三)
- 今日凌晨,广州发出2023春运首趟列车
- 筑牢安全防线助力危化品出口
- 人社部等四部门开展劳动用工 专项行动督促化解欠薪隐患
- 以发现兴趣为起点 高中特色课程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 融媒体发布丨冬奥健儿 牢记嘱托 接续奋进
- 不敢投資只存錢?投資大師教你2大原則聰明存!|天下雜誌
- 聆听美术课程、观看美术展览…短视频聚合美育新动能
- 防偷拍有必要,也要防“多疑症”
- 中国射击队巴黎奥运继续青春风暴
- 2024年法网:纳达尔止步首轮 “红土之王”时代落幕
- 1.74万件假知名T恤险流入市场 涉案人员被判刑
- 全民反诈在行动丨湖北咸宁: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出新招
-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托起生命科学梦—新闻—科学网
- 市水利部门综合施策全力以赴防汛救灾
- 无证、醉驾、非法改装汽车 “胆儿肥”男子被刑事拘留
- 解读《民法典》之妇女权益保护
- 伊万团队飞赴沈阳 国足备战张弛有度
- 漫画人生二十载,携手《南农》逐梦路
- 12月13日重磅公布,首届硕腾杯中国养猪业猗顿奖将花落谁家?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