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現首例感染「食腦變形蟲」病例 患者出現症狀10餘日後死亡
據韓國《京鄉新聞》26日報道,韓國患者後死韓國疾病管理廳當日表示,現首形蟲韓國國內出現首例感染「食腦變形蟲」病例。例感報道稱,染食該患者出現相關症狀10餘日後因突發腦膜炎死亡,腦變疾控部門在其樣本中檢測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又名「食腦變形蟲」)的病例基因。
據《京鄉新聞》報道,出現韓國疾病管理廳26日表示,症狀感染者是餘日一名50多歲的韓國男性,此前曾在泰國逗留4個月,韓國患者後死於本月10日返回韓國。現首形蟲該患者回國當天開始出現頭痛、例感發燒、染食語言能力喪失、腦變嘔吐等症狀,病例於11日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本月21日,該名患者死於阿米巴腦膜腦炎。韓國疾病管理廳稱,根據對其進行的病原體檢測結果顯示,該患者樣本中被檢測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的基因,與目前海外阿米巴腦膜炎患者樣本中的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基因序列具有99.6%的同源性。
韓國YTN電視台對此報道稱,「食腦變形蟲」通常生存於淡水環境中,人們在相關水域戲水時,「食腦變形蟲」可通過人的鼻子進入人體,此後會沿着人的嗅覺神經移動至大腦,引發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最終破壞腦組織使其壞死。韓國延世大學一位醫學專家表示,「食腦變形蟲」在人類大腦內會溶解腦組織,供自身食用。
報道稱,世界範圍內的相關感染病例比較少見,自1937年美國發現世界首例病例後,到2018年為止共報告了381例相關病例。但一旦被感染,症狀發展迅速,致死率達97%。
據報道,韓國疾病管理廳對此表示,為了預防感染,在報告發生阿米巴腦膜炎的地區旅行時,要特別注意不要進行游泳和戲水休閒活動,同時使用凈水。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 宋得書-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量米粉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含量(二)
-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与对策
- 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
- 增强职工基本医保互助共济保障功能
- 黑芝麻胡同小学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争做强国少年”实践教育活动
- 重塑建筑价值,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 乐享稻趣!一起来割水稻吧
- 【活动预告】千万别错过!您有一份开工豪礼待领取...
- 【安徽日报】书香火焰蓝 蓄能写新篇_
- 绿色生态综合防控 “鼠口夺粮”成效显著
- 以后说起中国大妈 希望能想起成都有群“环保婶婶”
- 黑附球菌YP1分泌物的广谱抗霉菌活性和化学成分多样性分析(一)
- 世贸组织警告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将陷入萎缩_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
- 星宇現增價每股18元、發行27.7萬張 4/26插旗洛杉磯開闢新航線
-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广东省召开食品安全委员会专题会议
- 评论:“点对点”返岗无需隔离,为农民工复工清障
- 九宫格原是八格?关于重庆老火锅的传闻哪些是真的?
- “慧眼”卫星新进展:发现距离黑洞最近的高速喷流
- 黎巴嫩稱以軍再次襲擊黎南部地區 致1人受傷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