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上山扫墓 竟被索10元“过门费”
清明期间,过门费上山祭扫先人本是泉州件庄重的事,却有人打起了经济算盘。上山扫墓索元日前,竟被有市民向记者反映,过门费丰泽区东岳小区内有一铁门可通上山扫墓,泉州但有一名男子和几名当地老人守门收费,上山扫墓索元上山扫墓的竟被市民每人要缴纳10元“过门费”才让上山。“要从此路过,过门费留下买路钱。泉州”对此记者从凤山社区和仁风社区了解到,上山扫墓索元此收费都属个人行为,竟被已教育当事人停止乱收费行为。过门费(东南早报记者 许奕梅 吴嘉晓 文/图) 市民刘先生反映,泉州上周日,上山扫墓索元他和家人亲戚大约10个人,驱车到市区东岳小区15号楼旁,把车停在小区里后,准备从小区里一处铁门步行上山扫墓。 有一名身穿黑色皮衣的男子拦在铁门处,向他们索要过路费,一个人10元,身旁还有几名中老年人。刘先生询问对方是哪里过来收费的,有无发票,该男子自称:“我们买了这里就能收费,没有发票。” 刘先生一行不愿交钱,和对方争吵后先上山祭扫,等到下山后,发现铁门已被上锁。该门是唯一出口,刘先生一行的车就停在门外,几番争执后该男子仍不愿放行。 事后,刚好有另一拨祭扫的市民下山,他们认识小区里的人,打电话联系人来开门,刘先生一行硬是跟着他们一起出来,其间还有跟该男子争吵。 “这是一条新路,往年祭扫我们不走这里,之前没遇到这种情况。”刘先生说。 记者走访:小车不能开上山 出门要收10元“过门费”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岳小区15号楼旁,该小区里侧有一座铁门,铁门外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山上。 铁门只开了个偏门,铁门内有人用石砖将水泥路挡住,四五名中老年妇女坐在路边。 记者走近,询问几名妇女:“要上山扫墓是否可以开车上去?”对方询问记者要扫的墓在哪里,开几辆车过来,并称小车只能停在靠近铁门内的小区里,不能开上山,并要缴纳5元的停车费,由其中一名阿婆收取。阿婆还提醒记者,如果小区保安有问起,不要说是来扫墓的。 “能开这扇门给你们上去扫墓就不错了,不然你们要绕很远的路。”其中一名阿婆称,等记者一行扫墓下来,会有一名外地男子找我们收“过路费”,只有他有铁门的钥匙,每天早晚负责开关门。每个人他要收10元,不给的话到时就出不去。阿婆也称,这片山分布着几个小组的居民,在哪片山头扫墓就要向当地人交10元钱,到时钱也要交给这名外地男子。 记者从阿婆口中了解到,原本小区里并没有这扇铁门,而是一堵围墙,之后是有人建了条通往山上的水泥路,才打通了这扇门。 随后记者沿着水泥路步行走到半山坡时,路左右分叉,右边可继续上山,左边则有一座蓝色的铁皮房,里面有厨房、卧室等。据阿婆们称,收钱的男子就住在这里,但记者到现场时人不在。 社区回应:收钱男子不是辖区居民 属个人行为 记者从一名东岳小区保安处了解到,平日里小区居民都不会从该铁门出入。每逢清明时节会有不少人上山扫墓,小区外路边也会停放很多车辆,但小区不会收取停车费。保安称,这条水泥路也是这两年才铺设起来,许多当地市民会选择就近从此上山扫墓,当地几名老人和该中年男子就在此收费。 东岳小区所属的凤山社区居委会谢主任表示,昨日几名在现场的中老年妇女是凤山社区的居民,居委会事先也不知情,随后会通知所属小组负责人和当事人沟通,让她们不要在此收取相关费用。而刘先生反映的收钱的中年男子不是本社区居民,是被人雇佣在此。 经过多方联系,记者从东湖街道仁风社区居委会王主任处了解到,收“过门费”的中年男子是被一名不愿具名的老板雇佣,水泥路也是该老板投资铺设的,但并未叫男子收取任何费用。据该老板了解,男子目前有收取部分扫墓市民一个人5到15元,总的45元的费用,但这纯属个人行为,他事先不知情,他已要求该男子终止这种乱收费行为。同时他也表示铺设水泥路并不是为了让市民上山扫墓,平日里铁门也多是关闭,有部分市民是为抄近路才选择从此上山。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花园街社区举办清明主题活动_
- 美国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必遭可耻失败
- 台湾为何频繁停电?港媒:民进党当局的能源政策发生了严重错误
- 台胞在大陆过元宵节,共叙“两岸一家亲”
- 甲醇中二嗪磷(二嗪农、地亚农)溶液标准物质:精准测定保障实验准确性
- “九合一”选举:看台湾民众如何用选票教训民进党当局!
- “史上最硬的教召”?民进党培养的是为他们挡子弹的炮灰!
- 天下財經週報:習近平在APEC請美企業家吃飯,要傳達什麼訊息?|天下雜誌
- 评论:“讲排场”“搞内卷”违背了校运会的初心
- 高质量建设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双城论坛登场 为疫情下两岸交流和合作释放正能量
- 欧洲议会7议员窜访台湾 政治小丑改变不了历史大势
- 滁州消防发布杨柳飞絮期防火提示_
- 台当局“碰瓷”联合国闹剧年年上演沦为笑话
- 云台交流全面开花 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 为陈水扁脱罪只是幌子,民进党“公务机要费”除罪化的深层算计
- 赭曲霉毒素A标准检测方法(一)
- 立足于百年党史新起点,2022年全国两会备受期待!
- 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 用光影促进两岸融合
- 【中国台湾网“感动两岸2021”年度策划】方芳:期盼两岸统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