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百戏之祖”的“网红”基因
新华社上海7月22日电 题:昆曲:“百戏之祖”的“网红”基因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邱冰清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昆曲剧团复工、红基曲目复演,百戏之祖昆曲家乡——姑苏城、昆曲上海滩的红基戏台又热闹起来。 昆曲艺术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百戏之祖堪称我国的昆曲非遗之首。 最初昆曲清唱方式是红基主流,到明代中叶,百戏之祖久居江南的昆曲魏良辅总结南曲和北曲的优点,创造了“水磨腔”的红基歌唱体系,随后由昆山人梁辰鱼按此唱腔,百戏之祖结合范蠡与西施的昆曲传奇,写成“昆曲第一剧”《浣纱记》搬上舞台。红基至此,昆曲从雅士清唱逐步演变为形制完整的舞台戏剧(昆剧),随后又有汤显祖笔下著名的“临川四梦”——《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 到清代中叶昆曲又辐射影响全国多个剧种,推动戏曲不断改良革新。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的昆剧融歌、舞、剧、技于一炉,完整体现了我国古典戏曲的强大生命力。 戏曲编剧魏睿撰写昆剧新作《浣纱记传奇》时发现,穿越时空的昆曲,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数百年后依然具有引人瞩目的“网红”基因。 比如“曲圣”魏良辅在改良唱腔时,经常自己试唱,梁辰鱼在创作时也身体力行。回望昆曲的形成,这些祖师爷好比是第一代昆剧小生。 “如果昆剧团没有好的小生,很难想象这个状态。”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耄耋之年的国家一级演员蔡正仁说:“昆曲不可能跳过小生这个行当。京剧也有小生,但主角为老生,配角为小生。而昆曲里,小生是主角。” 蔡正仁师承俞振飞和沈传芷等昆曲名家,他扮演《牡丹亭》的柳梦梅,扮演《长生殿》中的唐明皇,他还在昆剧《曲圣魏良辅》中扮演魏良辅,致敬行内祖师爷。近年来跟随蔡正仁学习小生行当的青年有所增加,目前张军、黎安、胡维露、张争耀等活跃在一线。 如今,昆曲工作者正主动适应快节奏的网络传播,“水磨腔”不再曲高和寡,而是知音渐多。单从《牡丹亭》的创作编排看,就见证了昆曲近年来的繁荣与创新。从北京到江苏,再到上海,再到海外,有厅堂版、传承版、精华版、园林版、青春版、中日版等。 疫情的发生,也进一步倒逼昆曲舞台与科学技术衔接、融合。比如,江苏省昆剧院就通过“5G声声慢”活动,重新拉开昆曲的表演大幕。 昆剧的魅力在于一唱三叹。5G信号高速率、低时延的优势,可以减少画质在传输中的损失,增强视觉感受。在南京,原本只有137个座位的兰苑剧场,有一晚的直播,累计吸引2000余人次在线观看。网友纷纷留言“演员的表情不用靠想象了”“太清晰了”。 不满足于简单的5G直播,在5月的一场实景演出《桃花扇》中,江苏省昆剧院将虚拟现实(VR)和昆曲相结合。受众可戴上3D眼镜,在打开相关手机客户端后,手指在屏幕上轻触、滑动,选择任意视角就可观看演出。 新技术与非遗的结合,不仅让昆曲焕发了新活力,同时也降低了昆曲赏析的准入门槛。观众花十几块钱的“票价”,即可坐在家中享受贵宾般的剧场体验。昆曲演出也因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昆曲、欣赏昆曲。昆曲:“百戏之祖”的百戏之祖“网红”基因
编辑:高方勇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7-23 10:31:20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女篮季后赛首场憾负
- 天齐锂业收年报问询函:要求说明债务重组收益确认的过程、依据及合规性
- 伊朗驻俄大使:伊方已向俄方转交油气领域“合作路线图”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4月汽车企业出口14.1万辆环比下降17.2%
- 广西东兰全力保障“蚂拐节”食品安全
- 国内商品期货收盘EG涨超3%
- 浙江援沪核酸采样队完成阶段性使命今日离沪返程休整
- 前四月“晋电外送”超400亿千瓦时
- 农字当头,县域农村对农行的贡献度有多高?丨透视银行业年报⑥
- 26家公司符合科创板做市商“硬指标”券商重资产业务结构有望重塑
- 印尼没收8万升违禁出口食用油
- 勇敢者加入FORTNITE支持者的元宇宙梦想领域和美元
- 首位博士说丨林超民:研究历史才能看到未来
- 聆达股份:实际控制人可能变更
- NOPA:4月大豆压榨量为1.69788亿蒲式4月豆油库存为18.14亿磅
- 国家统计局:4月份生产原油1700万吨同比增长4%
- 水质铋(标样):精准检测水质中的铋含量
- 江苏昨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
- 天津:一外地来津人员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立案侦查
- 北京:个人身份参保的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缓缴养老险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