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上流權貴的人生都封頂了,應該沒什麼好追求的吧?」只有中產階級才會這樣想

文:陶曉嫚

近期我努力把《天篷權貴與他們的上流生都產地》專題新加入的訪談和資料研究補完,與我討論後續延伸企劃的權貴夥伴提問:「天篷人的他們還有什麼需要追求的嗎?」

「那是因為我們用中產階級的角度思考,所以認為對方的封頂人生已經封頂了,但權貴的應該社群不是這樣想。」我翻著手邊的沒什麼好筆記與參考資料解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稀缺資源可以追求,例如成為血統上的追求只有中產這樣貴族。」

夥伴聞言大驚:「台灣也有貴族?不是階級連鎖牛排館貴族世家,是才會血緣關係的那種貴族??」

的確,台灣不像君主立憲國家有皇室、上流生都貴族封邑制度,權貴讓人可以從爵位稱號一眼分辨,封頂但這不代表台灣沒有類似的應該結構,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權貴的沒什麼好存在?有沒有一本書可以快速讓人建立「到底誰是誰?誰又是誰的誰?」的輪廓?

台灣權貴在哪裡?《總統的親戚》告訴你

研究台灣權貴家族臍帶與裙帶關係的先行者、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陳柔縉所著的追求只有中產這樣《總統的親戚》,她以人工爬梳超過四千張結婚啟事和訃聞後,階級整理出上層家族政商姻親關係,描寫他們的階級品味,這些常民難以模仿也不易穿透的上流日常,在1999年初版一刷發行。

許多人感受不到台灣有權貴,可以從歷史與社會制度中解構,作家南方朔在《總統的親戚》導讀中提到:「以往,台灣缺乏基本的言論自由。在威權統治下,官僚政客與資本家階級均採取較低的姿態,他們的活動隱晦,大半在檯面下運作,這個階級的存在無法被日常經驗感知,因而人們也就忘了它的存在,言論不自由,無法觸及基本的結構性問題,也使它的『不存在性』被增強。」

陳柔縉1986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時值台灣解嚴,社會氛圍仍保守,出版與媒體業還無法相信思想審查會成為過去式,陳柔縉投入新聞工作,從1992年開始著手調查台灣上流階層政商家族彼此的姻親關係,她形容這一調查「一發不可收拾」,到了1994年,她將調查結果集結為《總統是我家親戚》出版,一路增修內容到1999年,以《總統的親戚》為名發行。

我手上存有的《總統的親戚》第二版在2011年發行,書封新增了副標題「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陳柔縉寫作的基準點是1999年6月,她在新序中增加十年間新的豪門通婚和人際關係,到了2021年的今天讀來也豪無脫節感,畢竟家族關係是永恆的。

二版全書收錄了三十一個章節、三十幾個家族,以及相對應的人物照片,從家族代表人物如李登輝、連戰、蔣介石、俞大維、陳誠、辜振甫、陳守山、許博允與力晶黃崇仁、蔡萬霖與蔡萬才、陳田錨、吳伯雄、張豐緒、謝東閔、吳火獅……還有很多政商名人,在此暫不一一條列。

比較可惜的是,《總統的親戚》現在市面上已斷貨,幸好還能在圖書館借閱,這本絕對是理解和描寫天篷人必備的參考指南。

寫作風格以及「你有想過這個問題切入點嗎?」

在寫作角度上,我很喜歡Wednesday Martin的筆法,她的《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1]帶給我許多靈感,原文書名《Primates of Park Avenue: A Memoir》,直譯是「公園大道靈長類回憶錄」,書中除了分析柏金包這類指標性奢侈品在頂層社群中的價值和意義,Martin有更多細膩的觀察切入點,讓讀者在紙上體驗美國富豪的日常。

例如上東區富豪如何搶托兒所?怎麼幫孩子找玩伴?豪門男女的性別分工樣貌?性別與財富影響力的關係?為什麼做慈善還有該怎麼做?女主人的壓力有哪些?為什麼隨時都要重視穿著打扮?要買怎樣的品牌在何時何地穿戴起來?藥物濫用與飲酒過量反映怎樣的精神問題?貴婦做哪種運動維持身材來社交?哪一類事件能讓社群內充分展現同理心?

在不理解一個社群的脈絡前,人很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真無聊,又不是時間太多,我幹嘛要知道人家怎麼社交?怎麼來往?管這麼多幹嘛?」

我認為,任何人做的任何選擇,都不會是毫無道理的。

當然,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知道並不會死,知道了也不會有立刻收入翻倍之類的好處。對我而言,去探索不同社會脈絡的趣味點,在擴充知識邊界、找到新的寫作角度,同時挑戰比以前的自己多思考一點,正經和奇怪的的知識都增加後,除了和朋友聊天有很多新鮮事可以分享,功利的角度是往後遇到棘手的狀況,也有比較多解決的方法和彈性。

經濟學、經濟社會學參考資料:一日靠爸,大富三代

研究權貴的許多文獻是從經濟活動著手,大學時我主修經濟,當年覺得自己跟這個學門一點也不對盤,課程內容大都在抽搐抽搐的狀態下過去,當年發誓畢業後就不用再碰經濟這種不知所謂的玩意了,然後--現世報就來了。

做田野調查需要閱讀既有的文獻,來調整方向和激盪思緒,這時驚覺好多參考資料來自經濟學、經濟社會學的計量研究,以前大學課堂上教的無聊理論(18到22歲的我的真實感受),都是去理解研究怎麼生成、如何進行的工具。

以下是我目前讀的原文資料

  • 《The Ten Roads to Riches: The Ways the Wealthy Got There (And How You Can Too!)》,Kenneth L. Fisher, Elisabeth Dellinger Lara W. Hoffmans

台灣曾在2007年發行繁體中文版《10條路,賺很大!》,內容是Fisher對近代美國富豪如何致富的研究歸納,與其定位是理財書,說是用詞較浮誇的社會科學著作更貼切,當年就令我印象深刻,本書在金融海嘯十年後出了革新版,尚無翻譯。

  • 《Good Economics for Hard Times》,Abhijit Banerjee , Esther Duflo

繁體中文版《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春山出版。

  • 《The Son Also Rises: Surnames and the History of Social Mobility》,Gregory Clark

繁體中文版《父酬者:姓氏、階級與社會不流動》,時報出版,沒有電子書加上目前住海外,於是我選擇了原文Kindle版。

  • 《Blind Spots : Why We Fail to Do What’s Right and What to Do about It》,Max H. Bazerman、Ann E. Tenbrunsel,Chepter 3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