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出炉
4月26日,国家高新告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发布。区创《报告》显示,力评炉2022年,价报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突破430点,国家高新告出达到历史新高,区创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力评炉
作为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系列报告之一,价报《报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高新告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编写。区创
《报告》评价对象范围涵盖至2022年底的力评炉全部177家国家高新区,主要基于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价报该指标体系由“产业创新绩效、国家高新告出科技创新生态、区创创新资源集聚、力评炉创新国际拓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五大方面、25个二级指标构成。
从5个分项指数来看,科技创新生态指数最高。从分项指数增速来看,相比2021年,增速最大的是产业创新绩效指数(增长8.6%)。
2022年,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生态指数为1064.8点,是2010年的10倍多。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持续优化的科技创新生态,有效激发了企业的科研人才和科研经费投入,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出规模和质量也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同比增长12.3%,占我国全部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33.1%;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万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一半。智能机器人、卫星导航等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在高新区加速产业化,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
《报告》指出,产业创新绩效指数从2010年的100点上升到2022的232.2点。2022年,国家高新区拥有专精特新企业5548家,瞪羚企业2283家,上市企业2534家,独角兽企业178家。
“产业创新绩效指数呈加快增长态势的背后,是国家高新区重视企业培育,高成长企业培育成效日益显著。”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刘会武说,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独角兽企业孵育的主阵地,占全球比重为13.1%。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国家高新区独角兽企业最多,有167家,占高新区整体比重为93.8%。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国家高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523.9亿元,同比增长41.2%,创下历史最高增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市强化特殊药品监管筑牢禁毒防线_
- 县人大常委会及机关
部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 县政协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视察活动
- 国家发改委价监局来枞调研12358平台运行工作
- 聚焦双11•购物更有谱|北京召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联合座谈指导会
- 深圳铁汉生态来枞考察洽谈旅游开发项目
- 李红兵督查指导2016年度省级中心村中心村建设工作
- 全县信访维稳工作汇报会召开
- 辽宁阜新: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 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召开
- 干部职工乒乓球赛开赛
- 我县强力整治长江岸线环境
- 纳米氧化锌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法测定水中的对苯二酚与邻苯二酚(一)
-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来枞阳考察
- 省市血防专家来枞阳县开展春季血防业务工作综合督查
- 枞阳“三严查”整治美容市场
- “熊猫古城仙子”进入封闭培训阶段
- 铜陵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首单落地
- 我县将建立4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
- 枞阳县首家精神病医院开工建设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