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模式频出!种养循环绿色技术产业化研讨会圆满举办
3月6日,“种养循环绿色技术产业化研讨会”在茂名市五化智慧果园举行。圆满各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新技循环共同研讨农业绿色变革之道。术新
如何更好地践行绿色理念?如何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种养循环迎来怎样的模式变革,要破哪些卡点?广东一直在探索、频出实践。种养
研讨会上,广东省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经验获得了广泛关注。多年来,广东积极探索出种养循环新路子,实践农业绿色发展的新经验,挖掘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模式。
活动现场图
因地制宜
科学管理赋能产业
茂名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荔枝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茂名综合试验站、广东石油工程学院等多方联合,组织一众专家学者前往茂名多地荔枝果园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参会农会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针对现存化肥施用强度较高,粪污作粪肥比率不够的问题。广东省瞄准痛点、创新机制,将社会化服务引入种养循环技术产业,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目前,广东省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多年实现负增长。
具体到种养循环,广东积极响应。为加快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结合广东省实际,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广东省2022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实施方案》。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土肥水管理岗位科学家姚丽贤作主题分享
2023年6月26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广东省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入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构建推行更高水平的绿色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和粪肥还田长效机制,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助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农牧结合与生态低碳农业发展。
2023年中央财政下达广东省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9000万元,深入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继续支持建设9个试点县,巩固提升试点成效。目标将围绕粪肥还田面积90万亩次,有机肥施用面积占比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试点县加快健全畜禽粪肥就地就近安全还田利用长效机制,集成推广3套以上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打通种养循环堵点,开展粪肥还田面积10万亩次,有机肥施用面积占比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带动县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多元发展
技术模式创新发展
乡村振兴、绿色转型,核心在技术,基础在产业,基本路径在绿色技术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创新。
广东省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3月到10月以种植两季水稻或水稻+玉米为主。目前,多地开展种植“冬种马铃薯”,充分利用11月至次年3月的冬闲田。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吴银宝介绍,为了种好来自北方的土疙瘩,广东省惠州市推广“畜禽粪肥-冬种马铃薯”种养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不仅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综合利用,而且收益可观。
研讨会上座无虚席
中山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教授辛国荣介绍,冬闲水田还可以通过“黑麦草-水稻”轮作系统生产优质青饲料,发展南方草地畜牧业。近五年来,冬种黑麦草面积在江西、四川、安徽和两广地区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其中广东有150万亩左右。
一田双收,一水两用。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章家恩介绍,水稻间套作养鸭、双季鸭稻冬种马铃薯系统、稻-萍-鸭共作系统等技术模式,可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生态位,提高土地利用率,并推动一产到多产融合创新。渔农综合循环种养则以鱼菜共生模式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为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军表示,这两种模式在处理养殖尾水的同时,可以促进化肥和饲料减量,实现“种养”双丰收。
畜禽粪污管理是近年环境监管的重点,也是制约我国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种养结合型畜牧业逐步成为我国处理和利用畜牧业废弃物的主推技术。广东省积极探索,集成创新粪肥还田模式,在多地实现多元化、低成本、可持续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
阳春市根据当地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较多、离居民区较近等特点,大力推广粪污就地堆沤和环保液无臭处理技术,形成“中小分散型养猪场+粪污就地堆沤和无臭处理+种植还田模式”。在将粪污变粪肥的同时,有效解决养殖场的臭气污染问题,促进养殖业绿色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章家恩表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以实现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高品位的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要切实做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优化闭合和内外部循环的对接耦合。
技术还田
绿色高效见真章
一直以来,广东以绿色为农业底色、乡村本色,在绿色产业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茂名高州作为畜禽养殖大县,从2021年开始启动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为广东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据了解,广东省将进一步加快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引导更多的人才、科技投向绿色农业,促进生产技术集约高效、产业模式生态循环,推动种养循环绿色技术产业化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沼液肥+果园+淋灌系统”技术模式还田
项目通过强化实施主体的粪污收集处理及技术还田的服务能力,不仅紧密联系了种养主体,而且大力推动了“荔枝龙眼至沼液肥就近淋灌”、“立式堆肥发酵罐粪肥+双季稻+配方肥”、“粪肥+复合肥”等还田技术模式的广泛应用,促进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利用率从2021年的84%提高到2022年的95%,全市化肥施用量由2021年的106039吨(折纯)降至2022年的103918吨(折纯),持续负增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增产增效。
据调查,收集鸡猪粪便进行资源化处理与还田应用,能保证服务组织合理获利,年可形成8000多万元规模产业,培育了粪肥还田服务市场化长效机制,切实推动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绿色循环发展。
活动现场图
此外,据粪肥施用效果监测网点的结果显示,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在减少化肥施用20%的情况下,荔枝龙眼、蔬菜、粮食作物分别可增产13至29%、13至20%、5.5至12.8%,亩节本增收分别为1300至3100元、2000至3000元、53至104元。可见,该技术模式应用经济效益显著,有力推动了高州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统筹】徐建华
【记者】何雪琪
- 最近发表
-
- 国内首条海底高铁隧道完成海上钻探工作
- 【書評】《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痛苦哲學之所以能夠成就超人,在於遭遇痛苦仍不悖離航道
- 接種兩劑疫苗者入境免隔離,柬埔寨總理洪森為救經濟宣布提前開放
- 外銷訂單攀升、內需接力撐盤:年底收關之際,目前台股循環走到哪個階段?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艾叶药渣中白坚木皮醇乙醇提取工艺(一)
- 魚料理兵法全攻略(十):笛鯛不太會因水溫與季節影響肉質,甚至天氣越熱越肥碩
- 《玩藝術,一起老》:疾病有時候會全面性地影響長輩各種表達,但是「藝術表達」反而較不受影響
- 醫師圖文破解「退化性關節炎」八大迷思:關節痛的時候,不能吃香蕉、海鮮等食物嗎?
- 甲醇中联苯菊酯溶液标准物质:提升杀虫剂分析可靠性
- 《偷學億萬散戶贏家的快狠準獲利術》:「 巴菲特太郎ETF」投資法,靠美國企業成長創新賺大錢
- 随机阅读
-
- 全新 “牧野青” 美学破局 问界新M7重构25万级SUV价值标杆
- 嬰兒為什麼會對你咯咯笑?研究:可能是年幼靈長類動物的「梳毛」行為
- 遇煩惱?常霖法師:停一停,用心去呼吸
- 爸媽警告每天喝手搖杯會得糖尿病,是真的嗎?
- 市动物疫控中心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传活动_
- 何飛鵬 《CEO徹夜未眠真心話》:事實上我一點都不忙,我在公司中只負責三件事
- 爸爸的辭世,讓莫札特創作出情感最豐富、卻帶有末世色彩的《唐・喬望尼》
- 《異溫層迷航記》:離岸風電啟示錄,共創「漁與魚共榮」的友善海域空間
- 有学生在校时间超10小时?课后延时不是“任务”
- 【影評】《香水》:男人追求愛與被愛,常是感官、情慾與情緒混成一團的心理動力
- 【2021金音獎】特別貢獻獎吳武璋:要怎麼介紹音樂都可以,最重要的是熱忱,我會持續在唱片行裡面
- 英國牛津原始森林發現珍稀原生種蜜蜂,可望成為養蜂人生態永續新選擇
- 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标准物质:实验室滴定校准优选
- 國衛院搶先全球找出全身性紅斑狼瘡致病因子,基因檢測預估最快2年可供臨床使用
- 【圖輯】加彭有多少瀕臨絕種的非洲象?科學家在森林裡挖大象糞便找答案
- 被性侵後「放飛自我」到處約砲?深究她們的心理狀態,其實沒那麼簡單
- 脉冲强光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二)
- 民眾黨立院龍頭之爭要挺誰? 柯文哲強調「集體意志不因遊說改變」
- 被性侵後「放飛自我」到處約砲?深究她們的心理狀態,其實沒那麼簡單
- 【串流大平台】「教父級藝術電影串流平台」MUBI:線上永遠只有30部電影可觀賞,在這時代該如何生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