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重塑产业发展模式
人工智能大模型无疑是人工2023年信息技术产业甚至整个新技术领域最热门的名词之一。阿里云“通义千问”、智能重塑百度“文心一言”、产业科大讯飞“星火”……这一年,发展多家国内企业和机构相继发布大语言模型并向社会开放,模式将大模型热度越推越高。人工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公布的智能重塑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9个语言大模型研发厂商,产业其中15家厂商的发展模型产品已经通过备案。据预测,模式2023年我国语言大模型市场规模已达到132.3亿元,人工增长率已达到110%,智能重塑市场规模实现较快提升,产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发展 在燧原科技创始人、模式董事长赵立东看来,人工智能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大模型技术让人工智能实现了从感知和判断到生成和创造的巨大跨越,正在快速重塑数字时代的发展模式。国内大模型百花齐放,模型能力持续提升。预计2024年,其商业化应用向纵深推进,大模型推理市场将被大大拓展和激活。 赵立东预测,未来大模型将会向大型化和小型化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模型参数会越来越大,不断具备新的能力,向通用人工智能迈进;另一方面,大模型会融入计算机、手机等各类终端设备,向垂直、细分、专用领域持续落地,进一步融入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 业内专家表示,站在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角度,以语言为核心的通用认知大模型仍然是核心基础,也是技术跃升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语音、图像、视频等其他模态对齐到统一语义空间中,结合插件工具可实现多模态协同涌现。但不论是多模理解还是多模生成,都离不开认知智能大模型完成的文本生成与文本输入。这也是从认知智能大模型到多模态智能大模型的路径。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全球人工智能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为系统性竞争,各国将在大模型深度应用和战略需求上角逐。他建议,应聚焦自主可控底座大模型“主战场”,加大对相关研究和建设的支持。 “未来5年内,应持续支持我国通用和行业大模型研发以及应用生态发展所需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刘庆峰说,一方面,应坚持源头核心技术系统性创新,在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领域做好布局。尤其是通过布局大模型的宽基础研究,在大模型能力涌现机理、大模型可信训练推理、强化学习技术、自主学习技术等方面形成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围绕国产大模型的自主可控产业生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工业和民生等领域的大模型应用,让“底座大模型+行业应用”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末位淘汰、严格考勤、降薪调岗 伪装手段变相裁员合法吗
-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华为重申不造车
- 俄外长将来华出席阿富汗邻国外长会
- 国家卫健委就《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工作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 水质电导率(标样):为水体电导性测试提供准确基准
- 林郑月娥:全民检测仍在细化工作最好时机要考虑隔离能力
- 海通证券:市场情绪逐渐平稳近期或迎来建仓时机
- 伊朗外长同欧盟代表举行会晤
- 司美格鲁肽中国获批降糖,还不是减重丨科创要闻
- 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缅甸、巴拿马外长将访华
- 云南昨日新增本土确诊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例
- 印度禁止进口国防产品数量将达到近3000种
- 春播春种时刻泉州晴天库存不足 雨水即将来袭
- 午间公告:赛升药业子公司通过药品GMP现场符合性检查
- 卡塔尔埃米尔会见法国外交部长讨论加强能源合作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区块链概念股领涨
- 全力护航“夜经济” 点燃城市烟火气
- 润都股份: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 我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安管道终段开工建设
- 明日起深圳地铁7号线上沙站、沙尾站及9号线下沙站恢复运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