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在“雪龙”号上开课
【教育传真】 随“雪龙”号在黄海海域航行,雪龙学习海洋调查、上海海洋安全应急演练基本知识,号上分组进行仪器实操,开课体验先进海洋科考设施……近日,雪龙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80余名师生在“雪龙”号上开启了为期一周的上海“海上实践”课程科教融合教学航次,这也是号上上海交通大学联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开启的开课“雪龙”号科教融合教学航次。 “海上实践”课程是雪龙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在2018年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特色课程。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是上海教育部与自然资源部认定的首批“科教融合共建平台”,今年学院首次将该课程开到了“雪龙”号上。号上 “雪龙”号是开课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破冰船,足迹遍布五大洋,雪龙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纪录。上海这次实践课将涵盖物理、号上化学、生物、地质、技术、战略六大海洋研究方向。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周朦担任本航次首席科学家,该校海洋学院80余名师生及极地中心10余名专业人员参与本次海上实践。 登船前,上海交通大学组织了两天的线上理论教学,包括各学科方向教学和安全课堂教育,通过在线笔试考察了学生的理论掌握水平。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学生段泳浒介绍,这次科考同学们会采集一些反映海水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数据,回来后再进行综合分析,“我希望能在欣赏大海美景的同时圆满完成科考任务,给自己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段泳浒说。 日前,“雪龙”号试航暨科教融合教学航次启航仪式结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主任刘顺林以“中国的南北极观监测:进展与展望”为主题,开启课程“第一讲”。介绍了该中心聚焦极地特色开展的工作,如针对极地冰川研究冰雪与气候的变化;针对极地微生物研究生命过程与生态环境;针对极区大气和环境等研究南极天文和空间科学等。 “太酷了!”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学生王艳琳虽然从小就向往海洋,但她从没想过自己这么快就能成为“雪龙”号上的一员。“我特别崇拜参加海洋科考的科学家们,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和‘雪龙’号‘并肩战斗’。” 上海交通大学师生登船后,开展了弃船演习、消防演习等应急演练,并再次开展作业安全教育,提高海上安全意识。海上实习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将分组进行海上走航观测,作业内容包括浮游生物垂直拖网、艉部箱式和多管沉积物采样等。 “海洋科学学科具有自身特殊性,既要求学生有追逐蓝色梦想的行业情怀,更需要学生具有在海上艰苦作业、获取一手资料的实践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爱护海洋的意识和责任。”课程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钟贻森表示,该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海上科考实践,带队教师把课堂设在蔚蓝大海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国际航次科考,学生参与航次航迹遍布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据介绍,2021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被教育部与自然资源部认定为全国首批科教融合共建平台。同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举行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自然资源部的大力支持下,本航次首次利用“雪龙”号考察船,开展面向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的海上实践活动,是科教融合背景下一次全新的尝试。 ◎江倩倩 记者 王 春上海交大在“雪龙”号上开课
编辑:汤晓雪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9-13 08:31:36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政务服务“温度”提振民企发展“热度”_
- 氣象署曝1圖看各地賞月指數 桃園以南機率較高
- 婚假太短没空结婚? 四川官方回应了
- 「要check in櫃台沒人」 3遊客充當起臨時員工
- 编制检测报告的小妙招!
- 盧卡申科警告:若白俄遭襲 回擊將不只讓歐洲顫抖
- 汇聚慈善力量 建设大爱全椒_
- 小犬颱風登陸熱區出爐! 今下班課各地「要小心強陣風」
-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共建现代化美好滁州】桥头镇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_
- 北京海淀:进市场开展合规用秤专题培训
- 五云镇:加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电商化技能培训 助推“百千万工程”
- 美國冬季風暴持續肆虐 超90萬用戶斷電
- 江西赣州:规范餐饮行业收费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 汉阴法院:运用调解平台 助力人民调解工作高效开展
- 破壳流蜜裹细卵,百香果藏“黄金砖”
- 今各地多雲到晴「高雄高溫上看36度」! 週五東北風報到
- 为了百分之五的孩子:残疾儿童如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 韓星「丁海寅」抵台辦見面會 熱情向粉絲揮手
- 为尿毒症父亲发明“取药神器”的女孩:希望能帮助更多病人
- 亞馬遜CEO稱裁員將持續至明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