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贵州蜡梅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二)

2药理作用研究

近些年的贵州研究表明,贵州分布的蜡梅蜡梅属植物的粗提物和单体成分显示出抗病毒、抗菌、属药抗氧化、用植药理研究抗炎、物化镇痛、学成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分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药理作用。作用

2.1抗病毒、进展抗菌

史琳婧等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测试蜡梅枝叶中的贵州单体化合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抑制活性,化合物(-)-Folicanthine(IC50=58.9±10.2μM,蜡梅TI=19.3)、(-)-Chimonanthine(IC50=68.9±3.1μM,属药TI=17.9)与3,4-二羟基苯乙腈(IC50=80.5±16.9μM,TI>19.9)显示出了弱的抑制活性。蜡梅根、用植药理研究叶、物化果皮的学成挥发油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尤其是蜡梅根精油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谱较广。

2.2抗氧化

蜡梅叶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1.4%,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蜡梅花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2.3抗炎、镇痛

苗药铁筷子挥发油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鼠肉芽组织增生、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还可明显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β以及TNF-α的含量,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铁筷子醇提物可明显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PAF、HIF-1α水平,以及VEGF、MMP-3的表达,从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苗药铁筷子醇提物在治疗心肌缺血性模型大鼠时,能降低TNF-α、IL-6、IL-18表达,对心肌细胞炎症浸润所产生的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山蜡梅叶醇提物富含有机酸、酚酸、黄酮、香豆素类化合物,能降低LPS诱导的斑马鱼炎症模型和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山腊梅茎水提物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肺组织和血清中CRP及IL-8水平,对其炎症有抑制作用。铁筷子挥发油和醇提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法和热辐射甩尾实验的痛阈值,对甲醛疼痛模型动物I、II相疼痛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2.4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山蜡梅叶醇提物能降低FBG和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从而改善链霉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血脂代谢;升高FINS和ISI指标以改善胰岛素环境;增强SOD、GSH-Px、CAT水平,降低MDA水平,以调节机体氧化和抗氧化失衡状态。在此基础上,蜡梅叶醇提物能上调糖尿病小鼠骨骼肌胰岛素信号通路和GLUT4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骨骼肌中UCP-1、PGC-1α表达水平,从而促进糖摄取,减少血糖水平,达到改善糖尿病小鼠高血糖证作用。山蜡梅叶的不同萃取部位在减缓营养性肥胖模型小鼠的体重增长,抑制食欲减少体脂,或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陈兰进一步研究表明,山腊梅醇提物和挥发油可抑制脂肪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减少脂肪堆积,其15mg/L醇提物和40mg/mL挥发油即可抑制50%以上的酶活性。山蜡梅叶的50%聚酰胺洗脱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IC50为0.376mg/mL,该部位主成分主要富含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木樨草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为主要活性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66.8和109μg/mL。

2.5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苗药铁筷子醇提物能降低心肌缺血性模型大鼠TG和LDL-C、提高HDL-C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降低心肌缺血时血清酶CK-MM、CK-MB水平,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6、IL-18的表达,从而对心肌缺血所造成的的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王胜等研究表明,蜡梅叶总黄酮能明显抑制心电图ST段抬高,延长断头小鼠的张口呼吸持续时间、增加呼吸次数,抑制小鼠血清中CK及LDH升高,升高心肌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提示其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生成有关。

2.6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铁筷子总黄酮能升高D-半乳糖致衰小鼠的SOD含量,降低MDA活性,减轻了自由基氧化损伤对机体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是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山腊梅叶醇提物能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并增加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及NE的含有量,具通过调节神经中枢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而产生一定的抗抑郁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山蜡梅叶和蜡梅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富含黄酮、生物碱和香豆素类成分,其中d-Calycanthine、Berberine、isofraxidin、scopoletin、6,7-dimethoxycoumarin显示较强活性,IC50分别24.39、9.84、22.37、18.86、33.16μM。

2.7其他作用

此外,蜡梅叶和果实中分离得到的(-)-chimonanthine、(-)-calycanthidine、(-)-folicanthine等生物碱类成分对胃癌细胞NUGC3和肝癌细胞SNU739有较明显的细胞毒性效果,IC50范围在(10.3±1.5)~(19.7±3.8)M之间。山蜡梅叶挥发油具有良好的镇咳、平喘、祛痰及免疫调节的作用,其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氨水引咳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3min内),降低小鼠耳肿胀程度,增加小鼠吞噬指数;而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大鼠平喘潜伏期,提高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增加小鼠廓清指数。山蜡梅叶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能减少氨水引咳小鼠咳嗽次数,且具有抗补体作用(CH50=0.100mg/mL)。Huang[50]利用UHPLC-QTOF-MS/MS检测出28个主要成分(10香豆素、13黄酮、5酚酸),通过实验进一步表明,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山奈酚可能是其抗补体作用的主要药效成分。

3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贵州蜡梅属植物的研究集中于广布种山蜡梅和蜡梅,而关于零星分布在黔西南罗甸、兴义等县份的贵州蜡梅研究较少。除挥发性成分外,山蜡梅和蜡梅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黄酮、香豆素,近年来约报道49个,涉及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炎、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

在贵州,山蜡梅和蜡梅的干燥细根亦作为苗药铁筷子被广泛药用,以其为基本药材或主要配伍药材开发了诸多用于风湿痹痛以及胃脘痛等疾病的成方制剂。苗药铁筷子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由于用药量日益扩大,对其挖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生态破坏。为此对于蜡梅属植物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抗病毒乙酸乙酯生物碱香豆素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