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打回去”合适吗
据长沙广播电视台政法频道报道,打回去9月12日,教育在广西南宁一户家庭中,孩合弟弟打正在吃饭的打回去姐姐,孩子爸爸就让姐姐打回去,教育并说以后别人打你要打回去,孩合哪怕是打回去弟弟。弟弟被打后觉得很委屈,教育号啕大哭,孩合孩子爸爸同时教育弟弟:不能随便打人。打回去孩子母亲认为,教育小时候自己弟弟动手打自己,孩合爸妈都不让还手,打回去心理就有阴影。教育现在自己当父母,孩合得公平对待孩子。 “孩子被人打要不要打回去”是个经典的家庭教育话题。一般人认为小孩子打人是因为不懂事,淘气和缺乏教养,但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显示,1岁的孩子打人,并不一定是攻击性的行为。有专家表示,3岁以前的婴幼儿,大部分打人动机都不是故意的。特别是1岁左右孩子的精细动作和大运动技能进入新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会有意识地利用身体动作观察和探索周边事物。如孩子自我防卫时、希望引起别人注意时、情绪不佳时、经常看到家长打人时,因为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就会通过“打”这一方式表达感受。但在孩子的世界中,不知道这是“打”的意思,也不知道该行为会对别人造成怎样的伤害。 如果孩子是因为正当需求没有被满足而打人,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纠正孩子的行为后满足其需求;如果孩子是因为情绪不佳而打人,家长要及时制止,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发泄情绪,并在孩子做出正确行为时予以表扬;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要出现打家人尤其是打孩子的行为,避免孩子模仿。 《中国青年报》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被打了,36.8%的受访家长认为应该打回去,30.8%的受访家长认为不应该,32.4%的受访家长表示不好说。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被打时应该还回去,主要是担心孩子吃亏。但除了必要的正当防卫之外,在孩子们之间产生一些小摩擦或冲突时,家长要教孩子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选择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 现实中,就有父亲为了制止4个月大孩子哭闹,掌掴孩子导致其死亡,最后获刑的新闻,让人看后心痛不已。新闻中姐姐还击的对象是1岁的弟弟,一不小心就容易对弟弟的身体造成伤害。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家长要教育孩子在被人欺负后,首先学会保护自身安全,并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而不要盲目还击。如果还击的对象在年龄、力气、身高等方面比自己更有优势,盲目还击就是“以卵击石”,甚至会对自己造成二次伤害。 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全社会不仅要加强对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宣传,家长、学校也应该主动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防止并纠正孩子的攻击行为、暴力倾向,教育孩子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李华锡教育孩子“打回去”合适吗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9-16 08:49:26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最新发布|辽宁沈阳:发布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核查处置地方标准
- 一架波音787客機在日本降落後引擎冒煙 跑道緊急關閉
- 4年多前搁浅死亡的长须鲸“回来了” 被制成24米长的标本亮相上海自博馆
- 发挥金融力量 助力企业低碳转型
- “不爱走亲戚”可能不只是因为年轻人的叛逆
- 新研究:火星內部深層存在大量液態水
- 桂西二叠纪喀斯特型铝土矿地质成矿过程(一)
- 新型光敏剂:提升激光对肿瘤杀伤效率
- 中国首条红色专列恢复运营
- 工信部: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 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首席執行官致函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 感謝為全世界提供高質量公共信號服務
- 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布美國隊申訴無效 羅馬尼亞選手重獲奧運銅牌
- 传递“无臂飞鱼”的力量
- 哈尔滨警方辟谣弃婴遭碾致死:弃婴系医疗垃圾
- 插上“飞行的翅膀”!来看海军陆战队航展“首秀”
- 国家标准《纳米技术 动态光散射法粒度分析仪技术要求》正式发布
- “一键和解”落地扩容 杭州触发“离店无忧”
- 《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走进军营_
- 安徽合肥:将“公筷公勺”使用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工作
- 人类首张剪接体结构图谱绘出 为理解复杂精密分子机器提供新视角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