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理财专家建议 稳健型投资最实在

  工薪阶层一般都有这样的理财感觉:工资收入相对稳定,但上有老、专家资最下有小,建议过日子的稳健时候总是紧巴巴。

  对于投资,型投工薪阶层也总有这样的理财疑虑:股票行情萎靡不振,贵金属走势扑朔迷离,专家资最辛辛苦苦挣到的建议钱不能就这么打水漂,一定得选择稳健型的稳健投资方式。

  对此,型投理财专家建议,理财为了家庭未来的专家资最财富稳健,工薪阶层应当早做打算。建议为了规避风险,稳健工薪阶层应当进行稳健型投资,型投合理储蓄,也可以购买具有保障和投资理财双重作用的保险理财产品。

  储蓄

  定期存款有讲究

  “储蓄就是为了积累,钱放在银行安全点,跟理财能沾上什么边?”在许多市民的眼中,储蓄与理财并不是一个概念。理财专家表示,实际上,只要方法得当,储蓄也可算作是稳健型投资的一种。

  上个月,在房车家装联展上,汽车有大幅度的优惠活动,市民周先生当即拍板买车。但他的5万元存的是一年定期,还要1个月才能到期,如果取出则要损失利息。

  为此,理财专家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方式,提升存款收益。

  以市民周先生为例。

  首先,如果周先生要存1万元,可以分别存成10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四张定期存单。存单的金额应该呈阶梯状。日后,如急需2000元,就只需支取2000元的存单,避免因“小”失“大”,因动用“大”存单而带来不必要的利息损失。

  其次,假如周先生要存3万元,可开设一至三年期的1万元定期存单各一份。一年后,用到期的1万元,再开设一个三年期的存单。以此类推,三年后将持有三张到期日依次相差一年的三年期定期存单。这种储蓄方式,既能应对储蓄利率的调整,又可获取三年期存款的较高利息。

  最后,如果周先生要存5万元,可先做存本取息储蓄。一个月后,取出第一个月利息,开设一个“零存整取”账户。以后将每月的利息收入都存入“零存整取”账户。如此,便可实现“利滚利”。

  理财

  投资保障两者兼得

  保险专家表示,保险理财要秉持正确的投资理念,即“保障第一、收益第二”。选择保险理财产品时,重点在于保险的保障功能,并按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标准来衡量是否值得投资。

  目前,为了与人民币理财产品竞争,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了银保的万能寿险。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的万能寿险保额相对固定,投保手续更加简便,产品通俗易懂,易于银行柜员讲解和消费者理解,通常投保人只需到银行填妥保单,并一次性缴纳保险费即可,无须核保、体检等复杂过程。

  理财专家建议,购买投资型保险,一般经济要相对充裕,比如投保万能寿险的资金,应是消费者确定在短期内不会动用的资金,如果投保几年后就想把钱取出来,倒不如存银行划算。

  据了解,有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设计功能齐全的抗通胀险种。这类保险充分考虑了现行经济条件下客户偏好稳健、注重多元的理财诉求,为客户提供“生存保险金”“满期保险金”“身故保险金”以及“附加财富账户年金保险”所带来的万能结算利率收益等多项保险责任和保险收益。

  选择理财产品要“三看”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寿险产品可以分为投资型产品和分红型产品。这些保险产品与加息之间是水涨船高的关系。

  加息意味着保险公司可用于分红的收益也会增加,会使投保人的收益相应提高,所以加息对投资类产品市场是利好。

  市区某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央行的加息有利于“分红险”和“万能险”的销售。“分红险”和“万能险”的回报率会随着市场利率的提高而提高,因此对客户的吸引力也会增强。

  从“分红险”的年度收益看,目前保险业整体的分红收益水平基本保持在3.5%-5%左右,个别优秀的公司更高,甚至达到7%以上。这意味着不论牛市还是熊市,投保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相同或相对较高的回报率,跑赢CPI基本上不是问题。

  但是,理财专家提市民,目前市场上保险产品种类繁多,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雾里看花”?他建议市民在购买产品时,一是要看公司,要选择实力雄厚、有品牌影响力的公司;二是看服务,选口碑好、全面放心的服务;三是看产品,选投资回报率高、安全性高的产品。

  谨防投保三大误区

  理财专家表示,一些工薪阶层理财时,常常进入投保误区。他提醒市民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最适合的产品。

  误区一:定期存款最安全。定期存款不仅对日益上涨的CPI越来越有心无力,而且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无法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

  误区二:收益越高越好。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收益预期必然伴随着亏损的可能。保险产品就像是家庭资产配置中的“后卫”,进可攻,退可守。

  误区三:只做短线操作。本金安全的情况下,获得理想收益必然要以时间为代价,因此中长期配置也是家庭理财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记者 熊蕊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