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随便掏耳朵?都请打住
3月3日是间高全国爱耳日,今年的音量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听音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介绍,乐随随着年龄的便掏增长,以及生活中各种因素的耳朵影响,听力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都请打住听力损失不分年龄,间高要重视科学预防。音量 高志强建议,听音科学预防听力损失,乐随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便掏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伤的药物,防止药物性耳聋。耳朵例如,都请打住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间高引发耳蜗病变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预防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也应慎用此类药物。 二是避免接触噪声。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导致噪声性耳聋,强烈的噪声对听力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例如,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可以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日常生活中收听音频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要让耳朵得到适当休息。 三是不要随便掏耳朵。不适当地挖耳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的损伤和感染,引发一系列炎症。坚硬的挖耳勺还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四是科学饮食。建议多吃锌、铁、钙含量丰富的食物,补充微量元素,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避免长期摄入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尽量戒烟戒酒。 五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情绪,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人在情绪激动或感到着急之后,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可导致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从而发生突发性耳聋。 六是积极治疗慢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都在老化,听力器官也一样。60岁左右时,约有30%的人会对高频的尖细声产生听力困难。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可以改善微循环,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 七是勤做听力检查,发现问题尽早干预,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听力损失。 新华社记者 林苗苗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随便掏耳朵?都请打住
编辑:汤晓雪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3-03 16:21:11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三里亭社区举行世界卫生日活动关爱居民口腔健康_
- 全球军售趋势报告发布美国军售逆势增长
- 天宜上佳:与福田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对俄罗斯官员实行签证制裁
- 广西防城港销毁价值900余万元的假冒伪劣商品
- 央行: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 港股午评:恒指跌3%失守19000点有色金属股重挫
- 福建泉州中心市区暂停所有公交线路运行
- 水中钾、钠、钙、镁溶液标准物质:水质分析新标杆
- 南非反垄断机构以“滥用市场主导地位”为由起诉Meta
- 普京称基辅可能在可预见未来获得核武器目标可能是俄罗斯
- 国内商品期货收盘铁矿石涨超4%
- 中国首条红色专列恢复运营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触发火灾警报
- 俄国防部:美国专家曾监督哈尔科夫实验室研究蝙蝠向人类传播疾病的路径
- 舍得酒业:预计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52%
- 浙江省首张“一带一路”贸易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诞生
- 摩根大通苏文杰:看好中国IT行业的相关投资机会
- 东诚药业:武汉核药房投入运营
- 吉林延边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