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辛勤耕耘奋进担当 聚力兴校静待花开

  9月,辛勤兴校位于名山区百丈镇的耕耘名山区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名山三中)迎来开学季,该校师生开启了新学期课程。奋进

  作为名山区唯一一所地处乡镇的担当普通高中,面对学生文化知识底子相对较薄的聚力静待现状,名山三中的花开广大教职员工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创特色、辛勤兴校提质量、耕耘树形象”为工作重点,奋进用心用情陪伴和守护,担当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聚力静待

  挖掘潜力  让学生找到信心和动力

  “大家会解这种题型了吗?”9月5日下午,花开在名山三中高三(6)班教室内,辛勤兴校该校数学老师孔林磊认真给学生们讲解数学,耕耘见还有部分同学眼神里有些茫然,奋进他又举一反三地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

  今年28岁的孔林磊是2016年8月到名山三中任教的,初到名山三中任高一数学教师时,他就发现学生的数学底子相对较薄,按正常进度上课效果很不理想。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孔林磊决定“降低难度,减少每节课的内容量”,即一般情况只需要一节课讲完的内容,他分两至三节课来讲,由易到难,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并掌握。

  “学生听懂了、会做题了,有了成就感,就会有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为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孔林磊想了很多办法。

  他将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任命成小组长(每组5人),学生间互帮互助,相互比赛,不断增加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每周六,他会有针对性地出12道题进行强化训练,并针对训练结果及时进行总结……

钟先雄老师辅导学生

  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到高二年级时,他所教班级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数学成绩有很大提升。   

  语文教师姜巧佳今年担任高三(4)班和高三(5)班的科任老师。三年来,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定期检查检验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与学生们一起读名人传记和英雄事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在名山三中,像孔林磊、姜巧佳一样,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的教师还有很多。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使艺体生无论在专业还是文化成绩上都得到提高,努力使其高考取得好成绩。”名山三中校长胡邦志说,安心教育,向善向美,勇于担当,执着奉献,是名山三中教师一直秉承的传统。

  我们看到了平凡而敬业的名山三中人,在三尺讲台上春风化雨;我们看到睿智而勤奋的名山三中人,在知识的土地上播种耕耘;我们看到乐观而坚强的名山三中人,在润物无声中涵养心灵;我们看到心存大道气若幽兰的名山三中人,在朴素中吐露着高雅和芬芳。

张舒雅老师上课

  陪伴守护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9月6日早上7点30分左右,距离早自习还有10分钟,名山三中高一(7)班的班主任钟先雄来到教室门口,等待班上学生。

  “高一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我也要做到。”有着10多年教学经验的钟先雄说,作为班主任,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时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高一新生,钟先雄等高一班主任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首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遵守纪律(包括作息时间)的习惯,然后让学生静下来;利用一至两个月的时间,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这些习惯的养成,少不了钟先雄等各班班主任的监督和陪伴。

  “从早上的早自习到晚上学生就寝,班主任时刻都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钟先雄说,他们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做思想工作,有时还要一对一谈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等。    

  除了班主任,各科科任老师随时陪伴着学生。

名山三中召开校委会会议

  担任高一四个班政治教师的张舒雅,常常会在早晚自习时守护在所教班级内,让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点。

  在名山三中,从科任老师到班主任再到学校行政班子,陪伴和守护已然成为常态。

  “陪伴和守护,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信心,并时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帮助并鼓励他们找到人生方向,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胡邦志说, “我们所有教师眼里,都会看到学生优点,并不断放大,让学生在鼓励中找到自信。”  

  一所学校有一支善于钻研,肯于奉献、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是学生的幸事,也是学校的幸事,更是社会的幸事。

  名山三中便有了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    

  名山三中的教师们多年如一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蕴含在每一堂精彩的课堂上,将温馨的师爱融化在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诠释了为人师表的真谛,促成了一批批学子成才,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撑起名山三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名山三中的教师们坚信,提高学生成绩就是最大的功利,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大的智慧,坚信实现“低进高出”的目标就是最大的成功,真正做到在沧海横流中彰显育人风骨、在风起云涌中坚守育人本色、在岁月磨砺中尽显育人风采。

  王文宁 本报记者 黄伟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