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端午期间泉州超百项文旅活动精彩上演

端午期间泉州超百项文旅活动精彩上演

第十八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昨日举办,端午动精该活动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期间泉州(融媒体记者陈小阳 黄墩良 吴拏云 摄)

昨天是超百彩上端午佳节,6月8日是项文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泉州市以两大节庆为契机,旅活围绕端午习俗、端午动精非遗文化主题推出精彩纷呈的期间泉州文旅项目,助力泉州文旅市场“出圈出彩”。超百彩上

美团数据显示,项文泉州地方特色民俗吸引众多游客,旅活文旅预订单量大幅增长。端午动精飞猪数据也显示,期间泉州今年端午期间,超百彩上包含非遗、项文民俗等“国风”体验的旅活旅游产品成为热门选项,泉州簪花旅拍自由行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旅游商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多场龙舟赛在泉“奋楫”

作为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赛龙舟历来是泉州不少地方的重头戏。10日上午,2024年“一带一路”青年龙舟国际邀请赛在惠安县黄塘溪开赛,来自阿根廷、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支队伍在鼓声齐鸣中劈波斩浪、奋楫争先。在南安举办的“泉竞龙舟·福传丝路”龙舟系列赛启动仪式暨2024泉州海丝“源昌杯”世界龙舟大赛,吸引了国内外30支队伍、700余名运动员参赛,现场还设置南安特色非遗文化展示区及国潮古风集市美食区。泉港区南埔镇举办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沙格传统龙舟赛,受到当地群众与游客的热捧。

此外,我市不少地方也举办了与龙舟主题相关的活动,如鲤城海滨街道笋浯社区的“手作龙舟,趣享欢乐”——“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南安市图书馆的赛龙舟手工课、安溪县博物馆的“龙情端午,舟行古今”龙舟手工制作活动、永春牛姆林生态旅游区举行的旱地拔龙舟比赛,用不同的方式诠释龙舟文化。

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条“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蚶江镇—十里黄金海岸—安平桥景区—梧林传统村落”为行程路线的泉州市“‘端午风情 海丝泉州’之旅”入选。在石狮举办的第十八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上,人们在渔船上互相用脸盆、水桶等盛水泼向其他船上的人,以此欢庆端午、驱邪祈福,现场还有踩街民俗表演、“海上捉鸭”、陆上“攻炮城”、两岸龙舟赛等精彩活动。该活动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纳入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支持项目,被中央文明办列入“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等。

在晋江安海镇安平桥景区举行的“嗦啰嗹”习俗原生态展示,让市民游客近距离领略这一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无独有偶,鲤城临江辖区内也举办“嗦啰嗹”民俗活动,巡游队伍唱着“嗦啰嗹”歌,沿途分发艾草、榕树枝和香袋,喷洒雄黄酒,将祝福传递给围观群众。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嗦啰嗹”又称“采莲”,承载着祈愿安康幸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祝福。

超百项活动引八方客

端午假期,我市还推出不少非遗文化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走近非遗、感悟非遗。在6月8日举办的泉州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除了发布濒危非遗项目普查方案、启动濒危非遗项目扶持计划外,还举办了非遗购物节、中药香囊艾草包制作体验、非遗馆工坊互动展示等活动。其中,非遗购物节的30个非遗摊位不乏国家级非遗项目德化陶瓷烧制技艺、安溪竹藤编、永春香制作技艺等项目,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欣赏、购买。

各地非遗展馆、景区也纷纷推出精彩的主题活动。在泉州市非遗馆,不少外地游客对木偶头、花灯、金苍绣等非遗技艺赞叹不已,积极参与非遗体验项目,不时向非遗传承人询问该技艺背后的故事及特色;石狮文化馆的非遗主题展、晋江非遗馆的非遗馆里过端午(非遗研学)等活动,带领参观者了解泉州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与创新传承;泉港峰尾镇诚峰村推出古城非遗古船制作宣传活动,为观众讲解福船制作工艺;洛江推出2024年“世遗桥韵”洛阳桥常态化惠民演出,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的非遗文化表演……

据悉,端午节期间,全市聚焦端午习俗、非遗文化等主题,共举行超百项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涵盖王爷船巡海仪式、海上捉鸭、攻炮城、南音等。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德化九仙山景区、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泉州八仙过海欧乐堡景区等多个景区(点)携手推出20多项优惠措施,助推文旅市场繁荣,让市民游客乐游泉州、喜爱泉州。(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黄伟毅)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