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人民币,孩子的必修课
据6月2日《长江日报》报道,识别近日在湖北武汉一所小学,人民一年级一位数学老师给同学带来了《认识人民币》一课。币孩课堂上,修课老师拿出各种面额的识别人民币,一张张地问学生是人民否见过。全班40名学生,币孩大部分见过100元、修课50元纸币,识别一半学生能认出10元、人民20元纸币,币孩从没见过1元纸币的修课占一半以上。有老师和家长反映,识别不认识钱的人民情况在一年级小学生中越来越明显,甚至也不知道钱怎么用,币孩不理解“换钱”“找钱”这些概念。 移动支付确实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金支付仍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而孩子们对人民币不熟知,甚至不知道怎么用,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个短板。 教会孩子识别使用人民币是大事。如果孩子对钱只停留于数字层面,对“钱是怎么花出去的”“钱是怎么来的”缺少具体认知,就很难建立起对金钱的珍惜和尊重,更不利于孩子的“财商”的培养。例如,不理解赚钱有多辛苦,更没有好的理财观念,甚至可能会让他们从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 教会孩子认识人民币需要家校共同努力。从学校方面来讲,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开通相关课程,加强对人民币知识的宣传,引导学生认识和正确使用人民币。比如,有的学校就联合警方和银行开展了人民币知识进课堂活动,既带来了内容丰富、干货满满的货币知识课,又增强了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值得借鉴。 从家庭教育来讲,一方面有必要从小就教会孩子认识人民币,在特定场合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花人民币;另一方面也应教育引导孩子认识到挣钱的不易。事实上,孩子花钱无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缺少正确的引导;有的家长怕孩子有钱就乱花、学坏,索性就不给孩子零花钱,这样的做法也欠妥。生活中的超市、菜场等是教孩子认识钱币最好的支付场景,家长每一次带孩子用现金结账,都是孩子学习的机会,在这些过程中就能加深孩子对钱、对数字的理解。 从社会层面来看,应该合力破解孩子们“日常接触得少,认知的机会就少”的问题。比如,有必要加强对人民币相关知识的宣传,提升孩子金融素养,更好理解货币的概念和运作机制。 让孩子对人民币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合理地使用人民币,是他们成长中的必修课。通过系统的教育,让孩子们不仅掌握管理个人财务的技能,还将其内化为一种健全而负责任的金钱观。这种观念将引导他们以理性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无论面对日常消费还是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都具有重要价值。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孙佳俊男子50米蝶泳再刷亚洲纪录
- 美国纽约州副州长面临与竞选财务欺诈有关的指控
- 文投控股:下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亏损6.8亿元
- 北京:要全力支持北交所做大做强
- 全形传拓艺术作品展在泉举行 至本月20日结束
- 能源价格高企推动德国3月通胀率升至7.3%
- 浙江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例
- 快讯:教育板块异动拉升传智教育涨停
- 广西西林:严查对未成年人“有奖销售”行为
- 证监会等三部门:依法依规支持上市房企积极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 Onliners将推出新的NFT集合
- 开展主题活动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良好氛围
- 2025中国汽车场地越野(冰雪)锦标赛呼伦贝尔站落幕
- 英集芯披露中签结果:中签号码共有2.2万个
- 科新机电:与安泰创明签署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书
- 快讯:CRO概念股大幅走低多股跌超5%
- 泉州首个万兆实验室落户鲤城高新区
- 《追分成功迎祥龍 台視豐收旺年會》董事長黃崧豪撒千萬犒賞員工
- 纳芯微IPO网上摇号中签结果出炉:中签号共17447个
- 扎哈罗娃:俄方将对法国宣布再驱逐6名俄驻法外交人员作出回应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