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怎麼就到了突尼西亞》:柏柏爾人把房子挖在山壁上,冬暖夏涼又便於保衛家園

文:徐峰堯

在山上挖出一棟房子來

雪尼尼是突尼突尼西亞東南方柏柏爾人口比例最高的村莊,約有九成的西亞夏涼居民都是柏柏爾人。從遠處望過去,柏柏把房壁上山上房子層層疊疊的爾人非常吸引人,等走近一看,挖山衛你會發現原來這些房子是冬暖直接挖在山壁上的!

在雪尼尼的又便於保園地質當中,有軟岩層與硬岩層,突尼兩種石頭分層交錯。西亞夏涼柏柏爾人利用這種地質特性來蓋房子,柏柏把房壁上他們挖出軟岩層,爾人留下硬岩層的挖山衛部分當作房子的屋頂與地板。屋子前都會有個小庭院,冬暖柏柏爾人將石頭堆疊起來,又便於保園隔出廚房、突尼畜養牲口的空間,並且用椰棗樹的樹幹來當作廚房的屋頂。

在雪尼尼村莊中,仍然有少數柏柏爾人住在山寨的古老村莊中沒有離開。坐在家門前的柏柏爾老婆婆,臉上有著象徵平安的美麗紋面,她們會邀請來往的旅客到家中參觀。山壁中的房子有著冬暖夏涼的特色,不論外面天氣有多熱,只要一進入柏柏爾人家中,都能夠感受到微微的涼意。

保衛家園的好方法

在雪尼尼的山頂上,設有許多可愛的穀倉,柏柏爾人把貴重的東西都放在這裡。你大概跟我一樣好奇,為什麼柏柏爾人要把穀倉蓋在雪尼尼的最高處?對他們來說,山頂是整個雪尼尼最佳的防衛地點,這群不斷受到其他民族驅趕的柏柏爾人,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放在他們認為最安全的地方。

既然說到了防禦,當然要來看看柏柏爾人如何利用山寨式建築保衛家園。山寨式建築除了讓柏柏爾人可以在制高點觀察敵人的動態之外,整個雪尼尼的道路呈現S型,方便柏柏爾人進行守備,若是不幸戰敗,柏柏爾人會退到山頂,一把火將穀倉燒個精光(最值錢的東西都堆在那裡了),讓敵人在這場戰役中除了死傷,什麼也得不到!這樣一來,敵人就不太願意對柏柏爾人發動戰爭,畢竟打到最後很有可能白費功夫,空手而回。

山頂上的白色清真寺

從遠方眺望雪尼尼時,你會看到一座白色的清真寺矗立在山頂上,在一片黃澄澄的建築中超級醒目,這座清真寺是屬於「伊巴底教派」(Ibadi)的清真寺。伊巴底教派原本為什葉派分支,但是他們不接受什葉派對於哈里發繼承者的認定(註1),伊巴底教派認為:「不論階級出身,只要德性夠好,就可以擔任哈里發。」因此伊巴底教派脫離當時受什葉派統治的庫法(Kufa,註2),轉而往北非發展勢力。

他們在利比亞的的黎波里(Tripoli)建立王國,並逐步將教義推展到附近的柏柏爾人部落當中。距離利比亞約兩個半小時車程的雪尼尼,自然也受到伊巴底教派的影響,成為伊斯蘭教的信徒,這座小小的白色清真寺正是柏柏爾人伊斯蘭化的最佳證明。

  • 註1:什葉派認為只有穆罕默德的後代子孫能繼任哈里發之位。
  • 註2:位於伊拉克境內,為什葉派的四大重鎮之一。

相關書摘 ▶《怎麼就到了突尼西亞》:突尼斯的宰圖納大清真寺,是穩定伊斯蘭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怎麼就到了突尼西亞——發現10337公里外的奇幻國度》,三民書局出版

作者:徐峰堯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過去你不知道,但現在可以更了解她!
茉莉花、沙漠、海洋、羅馬與伊斯蘭
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元素,卻是組成突尼西亞的重要因子
一起踏上這個未知的國度吧!

「超」資深導遊的實況導覽

作者前往突尼西亞超過四十次,更曾經創下在一年當中前往突尼西亞九次的紀錄,讓作者掏出他的口袋名單,帶你踏遍突尼西亞的大街小巷,不用擔心玩什麼、怎麼玩,跟著這本書走就對啦!

怎麼就到了突尼西亞-立體書封Photo Credit: 三民書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