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一夫一妻制」草原田鼠研究:與伴侶相聚比結識新歡更幸福,多巴胺確實對鞏固關係有幫助

文:賴明君

一項今年1月12日刊載於《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夫妻研究,以一夫一妻制的制草助草原田鼠(prairie voles)為觀察對象,了解牠們腦內多巴胺(dopamine)濃度在「與伴侶見面」、原田有幫「與陌生異性田鼠見面」,鼠研識新實對以及與伴侶長期分離後的究與變化。研究結果發現,伴侶比結在與伴侶長時間分離後重新見面,相聚幸福其腦內所分泌的歡更多巴胺濃度會下降,而這也幫助田鼠能夠更容易地進入下一段關係。多巴

草原田鼠作為一夫一妻制的胺確嚙齒類動物,在尋找伴侶並與伴侶團聚時,鞏固關係大腦依核(nucleus accumbens)會釋放出使其感到快樂的夫妻多巴胺,這也是制草助牠們渴望與伴侶見面的原因。而在長期與伴侶分離後,原田有幫多巴胺濃度則會下降,鼠研識新實對不再有洶湧澎湃的幸福感。研究人員透過觀測草原田鼠在不同伴侶情境下的多巴胺濃度變化,試圖了解人類在與伴侶見面前,以及失戀後的多巴胺變化。

與伴侶相聚比結識新歡更令人幸福

在實驗過程中,草原田鼠需要按下裝置,來接近他們的伴侶,或是實驗機制另一頭的陌生異性田鼠。在草原田鼠觸動裝置,看見對方後,研究人員會利用螢光生物感測器(GRABDA)來解析其腦中多巴胺濃度的變化。

其中一項研究結果發現,與見到陌生異性田鼠相比,草原田鼠在見到自己的伴侶後,大腦依核所釋放的多巴胺更多。這代表與見到陌生異性相比,與伴侶重新團聚所能帶來的幸福感更為強烈。草原田鼠與伴侶重聚後,也會花更多時間彼此依偎在一起,而這麼做也會導致多巴胺濃度的增加。

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神經科學家唐納森(Zoe Donaldson)博士向《衛報》(The Guardian)表示,草原田鼠多巴胺濃度的變化,與即將知道自己就要與伴侶見面的期待心理有關。而這也代表著比起與一隻不認識的田鼠出去玩,和伴侶重聚更有意義與價值。

長時間分離後重逢:多巴胺濃度下降

實驗的第二個階段,是將草原田鼠與伴侶分離長達四週,四週對於壽命不長的草原田鼠來說,是一生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研究人員發現,分離四週後,在「與伴侶見面」,以及「與陌生異性田鼠見面」這兩種不同情境下,草原田鼠所分泌的多巴胺濃度已經沒有顯著的差異。代表在長時間分離之後,見到伴侶與見到陌生異性所帶來的幸福感差距不大。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