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我不是自己的》:「寬恕」何其難,不管爸爸是什麼樣的人,我都要面對人生的難題

文:陳函謙

恨了老爸一輩子

  • 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60歲/影評人/新北市
  • 二○一一年八月四日

我喜歡幫媽媽拍照,不自爸但媽媽不高興,寬恕她說:「年輕時沒拍,難不難題又老又醜何必拍?」我知道她又在怨我爸。管爸我爸年輕時很花心,麼樣到處外遇,人都面對人幫這個、不自爸那個女朋友拍照,寬恕就是難不難題沒拍過我媽。

除了花心,管爸他還很自私,麼樣自己吃好、人都面對人穿好,不自爸對太太卻很小氣,寬恕也不拿錢回家。難不難題我媽忍氣吞聲,在法院當錄事的微薄薪水,要養丈夫、婆婆、大伯和大伯的太太,還被丈夫輕視、謾罵。到了七十幾歲,因為我爸堅持省錢開伙,我媽得下廚料理,出門買菜被車撞成重傷。

五、六歲時,有天我說:「哇,爸爸你穿紫衣服!」爸爸聽成紙衣服,以為我咒他死,痛打我一頓。另有一次,他不許我動他手錶,我賭氣硬是搶來,摔在地上,也被他打得半死。

我一直看爸爸不順眼,替媽媽抱不平,常鼓吹媽媽離婚,罵他:「怎麼不早點死?」爸爸氣極了:「不肖子,總有一天被抓去槍斃!」吵到後來,我乾脆把爸爸當空氣,不跟他說話。

我痛恨父權、痛恨異性戀婚姻,婚姻是為男人找免費的女僕和妓女,保障人亂打小孩。爸爸直到年老看病,還喜歡找女醫師,讓我媽媽很生氣,這或許造成我對女色的恐懼,所以往男色那邊去開拓。但我也沒有跟任何男孩真正交往過,只有在寫影評時,挖掘影片裡隱藏的同志情慾,大力鼓吹性解放。

雖然父子很少交談,爸爸卻把我報上的每篇文章都仔細收好,省吃儉用買房子過戶給我,還寫了遺囑,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修改,交代我有事可以找誰,錢放在哪裡。他晚年也試圖彌補我媽媽,拿出存款給她返鄉探親,我媽一共去了三次。爸爸還沒機會回去,就得了巴金森氏症。

爸爸九十五歲過世,我才想起,恨了一輩子的老爸,是民國前一年出生的「清朝人士」,到了晚年,還肯遷就、包容我,我卻沒說過一句好話,沒有照顧過他。他住了十年安養院,瘦成皮包骨還變矮,再也不是當年體面又威風的爸爸了,那些是非衝突,他帶給媽媽和我的不快樂,也跟著消散,變成淡淡的遺憾。


「寬恕」何其難

  • 林曉培/38歲/歌手/台北市
  • 二○一一年八月四日

爸媽在我三歲時離婚,因為我爸會打人。國二那年,我媽管不動叛逆的我,把我和哥哥送去爸爸家,從此開始了三年像地獄一樣的生活。

每天放學,我要趕去爸爸的美髮院當洗頭妹,打烊後還要打掃、做帳;最可怕的是睡到半夜,爸爸會滿身酒意來拍我的房門,要我起床煮宵夜。然後,我得在一旁跪著,他邊吃邊看帳簿邊咆哮,心情不好,他就卯起來揍我,哥哥也跟著被叫起來罰跪、挨打。

我高二那年,繼母受不了他的暴力,偷了他的證件印章,把戶口遷走,趁他到日本出差,帶著弟弟逃到美國,我和哥哥則躲回媽媽身邊。不久後,開卡拉OK店的媽媽生意失敗,我被送到日本唱歌作秀,幫忙還債,小時的噩夢好像也就淡忘了。

但其實,恐懼和不安全感還是揮之不去。我長年失眠,脾氣暴躁,依賴感情卻又沒有能力經營,總懷疑對方會變心,因此交往都不長。加上演藝工作起落大,我開始藉酒麻痺痛苦,愈喝愈大。溫和而壓抑的哥哥比我更糟,退伍後得了精神分裂症,一直沒有好。

我很想化解對爸爸的怨恨,曾透過叔叔聯絡他,請他來參加我的三十歲生日派對。爸爸一出現,我就忍不住哭了,他看起來真的老了,我再也不用怕他了!那天,他向我借了十萬元,說隔年就會還。結果沒有。

之後偶爾接到他電話,不是要借錢,就是向朋友炫耀他女兒是名人,要我跟對方講幾句。三年前我出事(即酒駕撞死人),爸爸沒有一通電話關心,也從沒問起住進療養院的兒子。

這時我才體會,「寬恕」何其難,但是,不管爸爸是什麼樣的人,我都要面對人生的難題。我不再依賴酒精和愛情,靠信仰、運動、規律生活和心理諮商站起來,努力工作,扛起經濟重擔。

去年,爸爸生病被社會局送去安養機構,社工說這是「棄養」,我愣了一下,不知是誰棄養誰?但還是決定盡我能力,負擔費用。我不奢望爸爸對我懺悔,只希望爸爸能去探望哥哥,跟他說一句對不起。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我不是自己的》,寶瓶文化出版

作者:陳函謙

  • TAAZE讀冊生活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沒有人定勝天的命,又要怎樣「做自己」?
《壹週刊》最受矚目專欄「坦白講」
浮世眾生的破碎與縫補人生

詹宏志:「赤裸裸的真實,真實到你幾乎不忍直視。」

他們死過千百回,
遍體鱗傷的不只是肉體——
關於噩夢、匱乏、軟弱,
及其後的妥協、醒悟與寬恕。

  • 他是盲人按摩師,卻被客人要求「做黑的」,同事被騙走百萬元,他只覺得自己不被當人看。
  • 他是徵信社老闆,看盡同業為賺暴利設局抓姦、謀財害命,依然勸和不勸離,只因他懂家庭破碎的艱辛。
  • 他是讓父母罰單、貸款繳不完的公子哥,直到跑車開到睡了一場長達九天的覺,才驚覺與死亡擦身的自己,過去玩的不是花天酒地,而是命。
  • 「你已經砍我三刀,不可以再殺我了!」她在鄭捷隨機砍人時,為按求救鈴而被砍傷,如果重來一次,依然要奮力阻止。
  • 「騙扁小子」黃琪、曲家瑞的老二情結、非法賺進百萬元的國中生、十二歲開始下海養家的性工作者、災害過後,一大家子裡的倖存者……

平凡的小人物,個個過著如戲的人生。在欲望與生死的邊緣,有人堅持有底線的尊嚴,有人交出自己的靈魂,向魔鬼做交易。

記者,逃亡者,出櫃者,為父頂罪,慣竊,關懷者,無法選擇父母的孩子……百餘則真實人物故事,收錄自《壹週刊》長期最受矚目、百萬人次點擊專欄「坦白講」與「壹號專題」。

生命是一連串的操之不在己,那些讓人不計代價填補的黑洞、一輩子揹著祕密贖罪的噩夢,一切對愛的渴求、如獸的欲望,都在資深人物記者陳函謙的筆下,幾近鮮血淋漓地呈現。

getImage-5Photo Credit: 寶瓶文化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